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8月18日召开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获悉,领导小组组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指出,近期要重点推进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及轨道交通平谷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同时,要及时总结利用富余能力开行城际列车、市域(郊)列车的经验,做到“开得了、留得妆。( 21世纪经济报道)  

交通一体化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空间距离,可供选择的交通基础设施一般为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京津冀这一地区城市规模较大,人口密集,主要出行方式如果选择公路,虽然能够满足人们出行对于门到门服务的需求,但产生的大量汽车尾气就会对这一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威胁,大量的汽车行驶在路面还会时不时的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交通事故,进而堵车,造成巨大的环境成本和运输成本,不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一方面电力牵引机车的零排放,能减少列车在运营过程中对当地环境产生的污染,从而提高空气质量,减少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出现。另一方面铁路的强大运力,能降低人员出行过程中的运输成本,不存在堵车现象的铁路还能有效提升运输效率,从而让京津冀一体化走向便捷、高效、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

当然,要让铁路运输发挥其最大优势,首先,沿线站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地区人口分布和城市后期的长远规划,毕竟铁路建设初期成本较高,科学布局能够有效的减少运力浪费。其次,如何确定票价也要科学论证,票价太高影响上座率,不利于铁路运力优势的发挥,票价太低会使铁路部门和地方财政负担过重,长此以往铁路运输难以为继。所以如何设置铁路沿线站点和确定票价,是有关部门值得深思的问题。

  (曹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