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机车上砂工具。
图三为上砂工分别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上砂。
俗称 “火车头”的机车以整备场为 “家”。机车完成牵引任务后,就要回机务段进行整备作业,做好再次上线的一切准备工作。火车司机们习惯称之为回库。机车一回库,就有一种 “到家”的感觉;机车一出库,就意味着机车已经 “吃饱喝足”,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
整备场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机车往来穿梭,笛声此起彼伏,活像机车的一个露天加工厂。与看山工等铁路工种一样,这里也有一个工种鲜为人知——专门给机车 “上砂”的上砂工。砂子的作用在于为机车制动或防止机车在雨雪中行车时车轮空转滑行。
上砂工远离人们的视线,日复一日地奔走在整备场内,忙着给机车上砂。数九寒天、大雪纷飞的时候,上砂工们会迎着风雪、顶着刺骨寒风上砂;酷暑三伏天,机车“体温”高达四五十摄氏度,轻轻一触车体,人的手指都会烫得发痛,而他们却是连续四五个小时不下火线,不停地上砂,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全然不顾。沿着他们的足迹,钢铁的味道汹涌而来,让你对铁路作为大动脉的含义和那些用双手保安全的劳动者的工作,有了另一种深切的体味。笛声响起,准备上砂
夜幕降临的时候,整备场高悬的灯桥依次亮了起来。柔和的灯光洒满几公里长的股道,与变换的信号灯、流动的机车车灯交相辉映,光影成趣,闪烁着一道道神秘的光线,像一些暗示性的密码一样,提醒着上砂工注意自身安全。
6月30日19时,太原机务段南区机车整备场的6条整备线上排满了 “长龙”——陆续回库的机车等着补砂。
“每个砂箱要储备2/3的砂量,大约需要150至250公斤的砂子,才能保证机车牵引安全的需求。”该段太原整备车间党总支书记马成义介绍说,“上砂整备作业是个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雨天作业困难的体力活。我们车间的7名上砂工负责80台内燃机车、30台电力机车以及2台调车机的上砂任务,平均每班要给30多台机车上砂。由于该段的牵引运行区大部分在山区、丘陵地段,每台机车回库后,车上的8个砂箱基本都需要补充,遇上雨雪天气,上砂工的工作量要增加一倍,非常辛苦!”
怕什么,就来什么。19时30分,一阵风从窗缝中吹进,刚与整备调度员核对完出入库机车情况的上砂工李光亮,看到天空中压着的一片片黑云,警觉地起身,跑向储砂房。
“不好,要下雨了!”已经54岁的李光亮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将一块事先备好的塑料布麻利地盖在一辆手推车上,用绳子把四个角和手推车一系,将一把把专用簸箕、一个尺把长的铲子往手推车里一放……这些东西,就是老李给机车上砂时要用到的全部家当。
说话间,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砸在钢轨上变成了朵朵白花,激起一阵阵灼热而刺鼻的钢铁气味,弥漫在密织股道的整备场上空。
“DF4DK462号机车7道入库!”随着急促的 “三声汽笛”,DF4DK462号机车缓缓驶入整备常笛声是铁路人执行任务的一个语音符号,它虽是简单的,可内容却是丰富的。已干了近30年上砂工的老李,听到笛声时,心里非常清楚:赶紧上砂去!
别说下雨,就是下冰雹,也得立即去给这台回库的机车上砂,这是上砂工的一道 “无字命令”,是机车整备的一条铁律,也是一代代上砂人的刚性坚守和优良传承。老李复读了一遍“雨天作业安全提示卡”,正了正身上的黄马甲,扫一眼四周,腰一猫,两手稳稳地抬起小车,缓缓冲进雨中,向着整备场股道方向推去。此时车上足足装着150公斤重的砂子。
去往上砂途中要横穿好几条股道。在每一条股道前,老李都要习惯性地停下来,认真地观察邻线机车的动态,确认两边有无通过的机车,口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机车运转的方向。看得出,老李早已养成了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
老李说: “这股道上随时有往来机车,内燃车还能听见隆隆隆的声音,电力车可就声音小了,悄悄地就来了。我们必须得全神贯注执行 ‘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制度。”
这时,一台电力机车在老李身旁的股道驶过。 “老李,别忘了看脚下的地沟,下雨呢!”开车的火车司机探出头跟老李打招呼。
“受作业环境影响,安全之弦一刻都不敢松,追求安全是我们最大的功课!”马成义介绍说, “为保证人身安全,整备车间要对上砂工开展经常性的人身安全培训考试,实施一月一考,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每个班进行安全预测和提示,上砂时走固定线路;通过 ‘视频监控系统’,密切关注着上砂作业动态,随时进行卡控;遇上不良天气,车间干部必须在现场盯控,杜绝闪失!”
争分夺秒,快速上砂
整备场内,密织交错的股道伸着超长的 “臂膀”,同时笛声此起彼伏。与一个压缩版的 《全国列车时刻表》一样,每台机车每日都有一张 《机车整备作业停放表》。机车整备作业不仅有规定的作业内容和流程,还有确定的时间段和具体的停时,甚至还有旗语、笛语、手语这种别具特色的沟通指挥语言,确保机车整备作业的高效运转。正所谓,一台晚点,影响全盘。
“DF4DK462号机车7道停车!”老李小心翼翼地在DF4DK462号机车停留处放好车子,仔细察看一下机车两头的禁动牌是否挂上,确定一下邻线机车的情况,便掀起机车走行部两侧的砂箱盖,认真检查起来。分布在机车走行部两侧的8个砂箱,2个基本用完,6个还剩一半。
这意味着,老李得从50米外的储砂房把至少500公斤左右的砂子推到机车旁,在30分钟内补进砂箱,否则将影响到下一个整备作业的环节。
老李巧妙地用身体护着簸箕,在小车与砂箱之间不停地跑来跑去,将砂一簸箕一簸箕地补到砂箱内。每加完一个砂箱,老李都要拿起小铲子在砂箱里 “画圈”似地左右扒拉一圈,使砂箱里的砂瞬间魔术般地变平整。对于砂箱中是否已有2/3的砂量,老李早已一目了然。
看着一路小跑的老李,马成义一个劲儿地提醒他注意脚下的雨水,还不停地移动着雨中的大伞,小心护着车子里的砂子。伞檐的雨水直流,围着小车,形成了一挂圆柱形瀑布。在塑料布和伞的双重掩护下,车子里淋不进去一点雨水。
“雨天爬坡,全靠这些砂子。所有的机车用砂,都要经过筛选和烘干处理,以确保砂子颗粒均匀,一旦侵入雨水,砂子就会形成板结……”老李介绍说, “每台机车的走行部都安装有撒砂系统,通过适时、适量地向钢轨表面撒砂,减少机车轮对在雨天爬坡时因粘着力下降容易出现的空转滑行。”
“雨天机车用砂量大,要确保机车正点出库,上砂工们必须争分夺秒。”老李说, “这关系着列车的安全,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没有理由不干好。何况,现在比过去省事多了,过去上砂,不仅要晒砂,还要筛砂。一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还得使用机器烘干,程序非常繁琐。现在我们用的砂子基本是成品砂,而且段上正在对整备场进行改造,等改造全部完工后,机车上砂就可以实现输砂自动化,到时小推车就该下岗了,我们也轻松多了。”
这个晚上,老李为16台机车上了砂,没有因一台机车上砂不及时而影响机车正点出库。在老李眼里,这雨与砂,也是他工作中的苦与乐。
平凡岗位,不凡人生
伴着机车动力装备的发展,机务段的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譬如冬天雪地里上砂工的脚印,譬如暴雨骤降整备场,激起一阵阵灼热的钢铁气味……尽管远离人们的视线,隐藏在铁路行业的深处,他们没有被忘记。上砂工挥舞铁锹,推着小车穿梭于密织的股道间,日复一日地为机车上砂的身影,向人们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与男子汉硬气的内在品质。
太原机务段太原整备车间的7名上砂工平均年龄52岁,最大的59岁,最小的也在上砂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想一想,他们现在平均每月还要推60多吨砂子。当然了,上砂也有轻松的时候。那时,他们会围着金灿灿的砂子,热情地讨论起砂子的品相,说南方的砂子比北方的砂子细腻,而且没尘土……砂子是一种暖和的东西,也是他们工作的全部。说起砂子的时候,他们常常想起那些迎着风雪、顶着刺骨寒风或在酷暑三伏天工作的难忘的日日夜夜。
“机车上砂,看似简单,实际上手、眼、身、法、步都要跟上才行。”在储砂房里,这些上砂工常为了掌握好上砂技术,一次次地挥舞着铁锹和簸箕模拟演练上砂的角度,胳膊抡肿了,手磨出了血泡也全然不顾。经过上百次的苦练,他们终于全面掌握了操作要领,能够锄砂不撒,推车不晃,雨天身体护砂无人可比,对砂箱口一下准。
为快速判断上砂量是否已达到砂箱容量的2/3,他们积极改进作业方式,制作了一把专用找平铲子,取代了过去反反复复用手 “扒拉来、扒拉去”的传统找平方法,实现了“找平转铲一圈成”的新办法。 别小看这把专用铲子,它不仅解决了上砂工过去手臂易碰砂箱口,发生划伤的难题,而且使每台车的上砂作业时间最少压缩了5分钟,有效提高了上砂作业的效率。粗略估计,每天能压缩450分钟上砂时间,这对于机车整备来说,自然是一笔宝贵的时间资源。
2013年12月,太原机务段有了和谐型机车。在这种新型机车砂箱的周围有许多部件,而且砂箱口较小,位于砂箱的侧面,如果用原来的工具上砂,既费时,又易洒砂。上砂工们看着地上金灿灿的砂子,心疼不已。为此,他们自觉成立了攻关组,又是对住机车砂箱找角度,采集数据;又是绘制示意图纸,反复修改设计,最终发明出了一个和谐型机车专用上砂簸箕。对于上砂工们来说,能用上自己创造发明的工具,也是一种不小的满足。
聚沙成塔,平凡铸就不朽。截至2015年7月,太原机务段太原整备车间上砂工已经实现30年无任何责任事故的安全成绩。 “其实,在线上开火车的司机们比我们辛苦多了,我们没有理由不精心、不仔细。我们的工作就是让火车行驶途中不打滑,保证行车安全,让旅客满意!”这话从老李口里说出来,很真诚、朴实,令人肃然起敬。
暑运工作正酣。在万里铁路线上,还有无数像老李一样的职工默默地站在运输生产背后,用各种各样的 “砂子”悉心守护着列车的运行安全。
本文图片均由赵耀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