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 华 郭薇娜 赵 鹏

图为陈向华在检查手动脱轨器设置。 龚宇翔 摄

“今年4月28日,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一道,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铁路职工的光荣和自豪!”

5月6日立夏这天,身披红色绶带,佩戴着闪闪发光的各式国家级、省部级奖章的昆明北车辆段昆明东运用车间检车员陈向华向昆明铁路局相关领导汇报参加庆祝 “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的情况。

向着太阳书写年华,货车检车员这个岗位,大多时候在室外作业。风吹日晒24年,时光给了陈向华一张古铜色的面庞,也给了他一段闪亮的金色年华。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以10多项作业法、数十项技术创新成果、28.8万辆铁路货车安全检修成绩,和同事们一起,牢牢守护着货车进出云南的 “东大门”,为云南铁路撑起一片安全蓝天。

二尺检车锤弹奏人生强音

1991年那个阳光炽烈的盛夏,年仅17岁的陈向华高考以6分之差落榜。当时恰逢铁路招工,不想再给父母添加负担的倔强少年悄悄报了名,来到昆明局昆明北车辆段,成为一名铁路货车检车员。

小锤虽轻,检车不易。拿上检车锤还没 “新鲜”几天,他就在一次作业中因锤击点检不到位而漏检了故障。

“漏检一个故障就等于在车辆上留下一颗随时会引爆的 ‘炸弹’。”安全分析会上,车间主任语重心长的话深深震撼了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的陈向华。他笑言: “当时突然明白了手里这把检车锤的分量。”

自从 “炸弹说”在心里深深扎下根后,陈向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别人一锤而过的车辆诊断检修,他总要多敲上几锤;别人探身看看的部位,他硬要趴下身多看几眼;别人绕车两圈就完成的技检作业,他还要爬上钻下多复查确认一遍。

“遇到隐藏在制动梁端轴上肉眼难以确认的细微裂纹,细心的陈向华就直接用随身携带的饮用水往上浇,他发现的故障总比我们多,后来他这招也被我们学会了。”说起 “拼命三郎”陈向华,同事张培高一脸佩服的神情。

同时配发的劳保皮鞋,他的总先磨坏;一起领的检车锤,他的总先卷起锤尖。就是凭着这种多走一步、多敲一锤、多看一眼的 “笨办法”,陈向华的安全检修成绩一天天叠加:月度无漏检、季度无漏检、年度无漏检……

“每发现一个故障、排除一起安全隐患就是拆除一颗 ‘炸弹’,我不能让列车带着隐患出发。”在昆明东列检作业场股道内,陈向华对记者这样说。

为了不断提高发现故障隐患的能力,陈向华养成了每天写工作笔记的习惯,他把日常工作中的每一点小心得、小体会、小经验、小改进都及时记录下来。无论在岗上班,还是休班在家,他都抓住各种时机,勤学苦练车辆检修和故障处理知识和技巧。他还经常积极参加车辆救援、车辆大故障抢修等工作。

一路用心,陈向华把平凡的工作“雕出花”来!

1995年,在全段青工技术表演赛中,陈向华获得货车运用技检作业全能第一;1997年,他代表段上参加昆明局比赛,获得全局货车运用技检作业全能第一;2004年,工作13年的陈向华发现了9000多个安全隐患,排除2000多个典型故障,成为这个段实现连续十年无漏检的金牌检查员。

在每天数千次的锤起锤落间,每个班数千米反复巡检中,陈向华硬是用二尺检车锤弹奏出自己人生的最强音。

十米安全廊绘就精彩画卷

从昆明东运用车间待检室门口到作业场站台,十米走廊悬挂着陈向华数十幅 “安全画作”,在这里交接班的职工进进出出时总要看上两眼。大家习惯称这里为 “陈向华安全走廊”。

“这些可是我们车辆技检作业的‘宝典’,牢记陈师傅的这些作业法,干活心里就有底多了!”在车间待检室门口,检车员王忠祥指着墙上的货车单车技检 “二十三步”作业流程图告诉记者。

2007年,陈向华绘制出人生第一幅 “安全画作”。

铁路货车技检作业点多分散、费时耗力,稍不小心就会漏检漏修。陈向华根据自己多年心得,梳理出车辆六大部位、156个必检点,结合货车结构特点和技术质量要求,绘制成货车单车技检“二十三步”作业流程图,开创了铁路货车运用检修作业新模式。

“这种方法让长久以来 ‘盲人摸象’式的检车作业变得标准规范,故障发现率提高了300%,单车技检作业效率提高200%,还涌现出大批 ‘零漏检’职工。”该车间主任单勇说。

制动梁闸瓦托铆钉位置隐蔽,检查困难,铆钉折断故障频繁漏检成为铁路货车运用检修普遍存在的现象。陈向华在现场蹲、爬、仰、卧,研究了3天,最终发现了 “上铆钉三角孔看、下铆钉对面看、内外台车交叉看”的科学角度。他绘制的闸瓦托铆钉检查站位图在作业场推广后,铆钉折断发现率提高了400%。

他还先后创造出车辆交叉支撑装置五字检查法、制动梁闸瓦厚度差检查法、人力制动机检查判断处理方式、列车软管连接器检查法等10多项作业法,不断颠覆传统铁路货车运用检修模式,被全路各兄弟单位作为经典教案广泛应用于检车员岗位技能培训、现场检修作业中。

2012年,随着铁路货车不断升级,要求空车摇枕弹簧、减振弹簧折断和窜出故障须在列车队现场处理,而现有的装备已满足不了检修需求。陈向华经过现场模拟尝试、反复改进验证,研制出便携式多用组合工具,在全路率先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结合现场作业实际研制的闸瓦托磨损处理专用扁铲、车辆脚蹬变形处理套装和互钩差超限、闸瓦过限故障处理专用工具等1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提高现场车辆故障处理能力,有力确保了车辆安全运行。昆明东运用车间也因此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授予的十强货车列检作业场荣誉称号。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铁路货车运用检修工作中,陈向华用心在这 “黑白”相间的车林钢轨中雕梁画栋,描绘出一幅幅 “安全画作”,装点了十米“陈向华安全走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颗赤诚心播种芬芳桃李

2013年,在全路货车运用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昆明局7名参赛选手获得3个单项第一、1个单项第二、2个单项第三的优异成绩,其中还有1人获全路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在获奖感言中,他们不约而同地感谢一个人——昆明赛区教练陈向华。

2008年,陈向华当上昆明东运用车间安全员、技能培训总教官。2011年开始,他连续4年担任全路货车运用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昆明赛区教练。教学中,他把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业务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耐心为工友讲解车辆专业知识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办法,手把手教授疑难故障处理,帮助工友提高业务水平。

“把我工作的所有技巧和心得都传授给工友,让大伙受惠,让安全受益,我的工作才有意义。”看到越来越多的徒弟成长为现场检车作业骨干,陈向华十分欣慰。

针对70吨级货车与60吨级货车车辆配件及运用限度不同、职工不易掌握的实际情况,陈向华制作出比例为1比15的70吨级货车底架模型,有效攻克职工培训难关。他坚持每月收集整理车辆典型故障检查、判断、处理方法并制作成幻灯片,供现场职工观摩学习。他发明的磁铁标识练习法让故障漏修率下降了70%。他编制的 《货车运用作业标准“一口清”》 《货车检车员岗位技能 “一手精”》 《货车检车员岗位作业指导书》让铁路货车技检作业实现全面升级。

他带的5名徒弟吕洪坤、毕宏、王忠祥、起玉春、王庭扩顺利完成技师资格考试,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他通过生产一线开设临时劳模课堂,指导培训新入路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军人达到400多人,为铁路货车运用检修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

“陈师傅传授给我们的很多方法和技巧都是书本上没有的,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更重要的是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一种用心、坚守的态度。”说起师傅陈向华,已经当上昆明东运用车间下行场值班主任的吕洪坤的言语中充满了感激。

担任多年车间安全员和总教官的陈向华桃李满天下。他于201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总公司推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今年,他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采访手记

小锤敲出安全路

在昆明北车辆段昆明东运用车间列检作业场,刚钻出车底的陈向华来不及和记者打招呼,先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杯,昂起头“咕咚咕咚”狂饮起来。阳光照在他古铜色的面庞上,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渗出。

这一刻,记者深深感受到,货车检车员这一职业一年四季都要在股道间穿梭,无论春夏秋冬、风吹日晒、雨雪风霜,都要在作业场内敲敲打打,检查车辆状况。陈向华用那份执着和坚韧迎来送往货车车辆,用二尺检车锤弹奏出了人生强音。

面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他不抱怨、不躲闪,善于吸取教训,迎难而上,让挫折成为踏上成功之路的基石。

面对铁路货车技检作业点多分散、费时耗力,稍不小心就会漏检漏修的难题,陈向华不等不靠,一边动手,一边动脑,在保安全的路上绘就精彩画卷。

面对孜孜以求、努力进取的后辈和同事,他不掩不藏,倾囊相授,用一颗赤诚心播种芬芳桃李。

小锤敲出安全路。作别时,陈向华朝记者挥了挥手中的小锤,很快便消失在待检的车辆之中,接着传来一声声金属敲击声。从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里,记者感受到了他对岗位的珍惜热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对标准的自觉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