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培清
“嘟……”一列火车疾驰而来,茂密的树叶遮挡了视线,相距不到30米,记者竟然看不清火车的面目,只听得车轮与钢轨撞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火车通过时带起的风掠过树梢,树梢上的叶子在风中摇曳。
“已经向外出售苗木了,2年创收20多万元。”今年59岁的郑州北建筑段新乡土地林业所翟坡育苗基地护林职工王寿甫说。
6月2日,记者乘坐汽车沿着郑州铁路局管内京广线由北向南采访,先后驻足淇县苗圃,卫辉、翟坡、下园、京菏新园、郑州黄河风景区等苗木基地,所到之处,满眼翠绿。
“两年前,这些苗圃、基地大多被当地村民占领,种着庄稼。”新乡土地林业所党支部书记赵斌告诉记者,“是郑州局的 ‘林地合一’政策让这些流失的土地回归铁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2013年,郑州局改革土地、林业管理体制,在原有林场的基础上组建了8个土地林业所,同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 “以林护地、以地养林,林地合一、效益最大”的目标逐渐实现。
郑州北建筑段党委书记吕国勤介绍,为及时有效收回铁路用地,他们通过发公告、走访等形式,积极宣传土地法、森林法、铁路法和铁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1年多时间,他们回收土地789.5亩,造林27.3万株。
为了防止千辛万苦回收的土地再次流失,各土地林业所因地制宜,或栽种苗木或开挖鱼塘,确保土地 “不留白”。在翟坡育苗基地,记者看到,他们栽种各类林木26种、31342棵,大叶女贞、红叶李、国槐、柳树等经济苗木随处可见。
“我们栽种时,苗木经济价值不到30万元,如今市场经济价值评估已达130多万元。”赵斌自豪地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