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河南省济源市郊煤运通道侯月线K31+400米(济源市沁北电厂)附近,建筑、生活垃圾堆放在铁道两旁。(4月7日,人民网)
或许在许多人心中,铁路沿线风景应该美不胜收,买上一张窗口座,一边旅行一边享受窗外的风景。如果在铁路沿线堆积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不仅会为煞了风景的同时也影响了铁路正常的行车安全。那么面对如山的垃圾,究竟谁之过?
首先,看到“小山”般的垃圾,我们不禁要思考是不是当地居民不得不将其堆放于此地?是不是当地没有垃圾中转站?无处可放的垃圾就长便期堆积于此地。那么有关部门就要负起责任了,现在城镇化建设群名推进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垃圾中转站成为建设项目中不饿或缺的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有关规划部门应查缺补漏,不留下“垃圾盲区”。
其次,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面对“如山”的垃圾,当地民众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程度,仍然没有停止在此处堆放垃圾。实际上,大量的垃圾长年累月的堆积,无人处理,长此以往会形成较多有害物质,这样既危害了当地百姓的身体健康,又污染了周围的自然资源造。也许,此处地方较为空旷,好多人为了“省事”直接将垃圾倾倒此处了事。但是,仅仅为了“方便”而忽视了环保,只能说明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实在令人堪忧。
再者,垃圾堆放点是铁道两旁,这是很危险的。大家都知道,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都是万伏的高压线路,一旦有塑料袋搭在上面,轻者会引起接触网线路故障,重者会导致短路引发严重的电力火灾。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许在道旁扔垃圾不会被认为是“恶”的行为,但事实上扔垃圾这种“恶”很有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道旁的垃圾堆积如小山,相信这种现象已不是个例。生活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铁路道旁垃圾其实很多。看似扔的是垃圾,但实际上扔的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环境是我家共同维护的,也是单方面的责任,希望通过各方面努力让“垃圾盲区”无处遁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