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5日24点,历时40天的2015年春运结束。记者从北京铁路局获悉,春运期间北京铁路局共输送旅客5575.64万人,同比增加346.16万人,增幅6.6%。其中,北京地区输送旅客2626.43万人,同比增加136.91万人,增幅5.5%。(京华时报)

2015年春运已结束,虽然比往年来得要晚很多,节前学生放假比较早,务工人员年跟前回家,相对错开了回家的时间。可是年后就不一样了,往年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正月十五后出门,由于学生流和务工人员重叠,致使年后春运压力过大,客流量激增。

回顾整个春运可圈可点,为期40天的春运有太多的蛮拼精神,也有指责和吐槽。旅客发送量逐年增长,运量也逐年增加,售票方式灵活方便,新开高铁逐步增多,临客随时候命,乘车组织优化提高,服务质量有增无减,出行环境大大改观,春运先锋队干劲十足,可因为春运大迁徙,车票依然紧张,车票去哪里,还是有人吐槽。

春运是个社会综合问题,主要问题是短时间内旅客数量剧增,铁路运力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好多旅客感慨,铁路每年在建,火车越开越多,怎么还是不能购到回家的车票?铁路的运量还是难以供应春运的需求,部分旅客一味指责铁路不能满足春运需求,也是情理之中,吐槽也是一种民声,可从铁总今年的举措上讲,已尽全力,但还需拼到底,这需要铁路结合发展的实际,逐步解决春运中不足之处,为下一年做好准备。(文/李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