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铁路成为热词,铁路建设成为代表们、老百姓热议的话题,多位代表对铁路服务和铁路建设提出建议和希望,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9次出现铁路关键词,李总理提出: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使交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8000亿元的投资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快铁路的建设步伐,而且会拉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稳步前进。听总理讲话,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铁路发展的重视,铁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铁路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完全得益于中央的正确决策,得益于铁路的改革俱进。随着一条条高铁的陆续开通,老百姓的出行真是越来越方便,回家过年的奢望和旅途煎熬将成为回忆和笑谈。总理的讲话也为铁路的下一步发展吃了定心丸,看到了新希望。看代表热议,充分说明了铁路在运输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对其他行业的影响非同小可。今年两会上提出的“加快地方铁路建设”、“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等提案,看出了铁路在经济发展中、人们生活中的份量,感受到了人们对铁路、铁路建设速度的关注和期盼,人们更多迫切关心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没有高铁建设计划,何时开通动车,真心希望自己家门口有高速动车驶过,真实体验动车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说心里话,小到个人,没有一个人不希望每天享受方便快捷安全的铁路交通服务。大到国家,铁路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意义重大。就笔者来看,中国铁路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期待。首先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完成大宗商品的转移运送,离不开铁路,搞活市场,加快流通领域发展,离不开铁路,老百姓的日常出行,离不开铁路。其次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一小时城市交通圈......,需要铁路的链接和沟通,需要铁路的“穿针引线”。第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多,国家和老百姓对绿色出行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高。铁路作为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运力大、能耗低、污染小、噪声小、占地少,低碳绿色等越来越显示出铁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四是西部人民致富的需要。“要想富先修路”,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无一不是交通发达的地区。而贫困落后的地区,大都是交通落后封闭的地方。过去,铁路基础设施一直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短板”,更别提高铁。这些年,我国在推进西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铁路始终是担当“排头兵”的角色。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2013年12月28日,西安至宝鸡高速铁路、西安至平凉铁路、西安至安康二线铁路正式开通运营。2014年8月15日,青藏铁路延伸线,连接拉萨和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拉日铁路开通运营。铁路在西部地区的加紧建设和开通运营不仅为西部人民的出行带来方便,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带来机遇,更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西部的铁路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提出加强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使西部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做好“先行官”,服务老百姓,铁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上有国家的把脉处方,下有百姓的关心支持,笔者坚信中国的铁路和中国的经济一样,在世界上创造奇迹。(郝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