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3·5”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启动暨首批“甘肃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授牌仪式在兰州西客站举行。仪式上,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向10支专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并为兰州西客站等首批命名的16个“甘肃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授牌。(据2015年3月5日甘肃日报)

“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激昂歌声还在耳畔回荡。一代又一代“雷锋”式的传人依然踩着雷锋的足迹,实现着他平凡而伟大的誓言。在“3·5”学雷锋日前夕,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布了第一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站软席班组、上海铁路局南京站“158”雷锋班组、武汉铁路局武昌火车站“580”服务台、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等4家铁路单位入选其中。

3月5日,也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新落成的兰州西客站,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积极主动扶老携幼、搬运行李,深入车厢引导旅客、解答旅客问询,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播雷锋精神;同日,兰州客运段的列车员们为甘肃兰州秀川怡瑞康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热乎乎的汤圆和文艺节目,与老人们共度元宵佳节。在距兰州500公里的迎水桥机务段,与雷锋有着不解之缘的“雷锋号”机车也走过了26年的艰辛历程,从蒸汽机、内燃机到现在的电力机车,一代又一代“雷锋号”接班人,发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坚守和汗水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无论是中宣部公布的学雷锋标兵、示范点,还是铁路各项“雷锋号”集体和个人,都在力所能及的传承着雷锋精神。你看,为了旅客的安全出行和回家团聚,百万铁路人奋战在一线,在大漠边关、戈壁高原,在风雪夜、烈日下,只要有钢铁巨龙到达的地方,就有铁路人无私奉献的身影,更有端茶倒水、照顾孤残妇幼、临危捐款助困、紧急接生施救的当代“雷锋”。

52年过去了。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社会上的任何一位好人,仍会被人们称为“活雷锋”。时至今日,“雷锋”已经成为亿万人感同身受的文化现象和一个普遍认同的美好代名词。(文/海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