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警方24日通报,针对春节前后涉客运票务诈骗的特点,该市警方跨省打掉一个以高铁退票为名实施诈骗且具有家族式特征的团伙,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中新社广州2月24日电)
春运中最紧俏的是火车票,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一些犯罪分子就盯上了这个“商机”,他们抓住旅客着急回家的心态,通过电话来骗取旅客的钱财。虽说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上都曾有过如何诈骗的报道,但还是有一些人上当受骗。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人在焦虑中会丧失对是非的判断力;二是贪小便宜心理作祟。
当前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很多私人的信息已经成了犯罪分子赚钱的渠道之一。一些媒体中也进行了报道:犯罪分子将获取的私人信息划分为三六九等,如年收入千万为一类、年收入百万为一类、政府领导为一类、经理老板为一类等等,然后再按不同的价格挂牌出售。这时,我们已经成了“透明人”,在这些犯罪分子眼中,我们就如待宰的“羔羊”,被宰了还混不知情。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学会识破诈骗伎俩。
一是要有正确的上网习惯,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比如在一些网站上注册信息,对于身份证、银行卡、家庭成员之类的信息一定要格外慎重填写。
二是要保持冷静,不要失去对事情的判断力。对催款、法院传单之类的电话要到相关部门确认真假。
三是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贪小便宜最终会吃大亏。对退款、转账、挂失等提示,一定要到营业厅去操作。
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再逼真,终究是假的,只要我们保持一双慧眼,以“不相信、不回应、不泄露、不转账”的防范技巧应对,就可以把这诈骗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