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其根源在于我国人民“春节回家团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铁路作为一种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服务环境相对较舒适的运输方式,一直是我们广大旅客的首选,同时,铁路又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每逢春运等高峰期往往运输能力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服务自然便跟不上,因为其不是主要矛盾,长此以往,人们大都对铁路的印象不是特别好,总是觉得铁路是一种不上档次的交通工具。
的确,在前几年选择铁路作为交通工具回家,留给我们广大旅客的只是疲惫和不满,但是也许仅仅是几前年的感觉,你再看看今年的春运吧,如果您亲自体验一回,肯定会让你耳目一新、刮目相看,让你倍感舒服,从你购票、进站、候车、上车、出站,从你听觉、视觉、感觉方面,铁路已经全方位将服务作了改善提升,不再因为票难买而整宿排队,抑或是搜各种电话找“黄牛党”,相反只需动动鼠标、键盘就可以轻松搞定,而且当你进站时你会看到各种突击队、各种服务小分队、各种小红帽在人群中穿梭,用他们行内的话说就是务必确保我们“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
“铁路”、“公路”、“航空”作为春运的三大交通运输方式,提升春运服务的整体性当然是本着木桶原理——那就是提升它的短板,而铁路这么多年在服务方面的评价一直不太乐观,所以应该作为重点来改善。
但铁路终究没让我们失望,如今随着高铁开通,客运量已大幅度提升,更多的人力、物力便投入到了服务当中,但是似乎还不够,如今的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和铁路相对还比较落后的服务质量间的矛盾,铁路服务质量的提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从盈利性方面来说铁路更不应该拖后腿,确实要奋起直追,就是敢与公路、航空“抢人”,大力开展营销,在运力提升的同时要让运量跟着上涨,如此才可持续发展,让自身保持竞争力,才有真正提升服务的资本。(薛晓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