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专题网页、电子信箱,多种渠道征集重载、安全、服务、经营、班组、建设、管理、科技、道德、家属十个领域先进典型的事迹线索,鼓励干部职工举荐自己心中的 “太铁之星”。
“今年煤炭市场探底,没有我们跑市场、搞营销,咱们的收入都得下降!‘营销之星’10个名额太少了,评星要向我们倾斜!” “我为铁路建设者拉拉票! ‘五线一站’开通,多个枢纽完成改造,太原局新增营业里程上千公里,铁路建设者劳苦功高!”
随着 “太铁之星”评选活动不断发酵,各系统、单位、工种、岗位、地区的干部职工,为了让自己心目中的 “明星”榜上有名,纷纷通过投票专题网页为先进点赞,通过微信群与先进典型互动,以粉丝身份传播偶像事迹。 “他就是我心中的明星!” “我也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追星族”把每一次的投票、点赞、评论、互动都当做发自内心的“向偶像致敬”,在 “追星”中表达自己对先进典型的崇尚,在强烈的带入感中形成了对先进典型的价值认同。
<b>传承美德的铁路故事最温暖
</b>
当全社会都在热议 “家风是什么”的时候,大同车务段四台沟站值班站长何煜的奶奶王秀荣、母亲马俊英、爱人高春霞给出了一个铁路世家的答案——“家属共筑安全屏障”。何煜的爷爷、爸爸都曾是铁路职工,何煜接过了他们的荣耀和责任, “家属共筑安全屏障”的家风也在三代家属中薪火相传。走上“太铁之星”领奖台的她们说,这样的家风还要继续传下去。
20年前,大秦铁路职工韩玉金为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韩建秦,以此作为自己建设大秦线的纪念和对儿子寄予的厚望。如今父子俩在大秦线条件最艰苦的王家湾线路车间的两个班组分别担任班长。 “大秦线上父子兵”的故事,为铁路人的敬业和奉献做了最生动的注解。
太原局在 “太铁之星”评选过程中,注重发现和挖掘铁路职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模范事迹和善行义举,通过精彩的铁路故事让铁路走近民众、让民众了解铁路。
被授予 “道德之星”称号的常勇是太原房建段的一名普通职工。生活并不富裕的他,曾将捡到的35万元还给失主,也曾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救助伤者后悄然离去,被救者12年后才找到他。在 “2014‘感动山西’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对他的评价中有这样一句话: “家境清贫,精神富足,善良成就高尚。”
被授予 “服务之星”称号的太原南站客运车间副主任蒲婷婷,在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银奖,在大西高铁 (太原南至西安北)开通的7个月里,她为5200名重点旅客提供了贴心服务;被授予 “经营之星”的介休车务段副段长武铁军,将诚信作为闯市场、揽货源的根本,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 “身穿路服的新晋商”……为使 “太铁之星”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太原局统筹报台网刊,联合新闻媒体,对真实性、先进性、时代性、群众性强的215名典型的先进事迹进行重点宣传展示,让众多“太铁之星”成为铁路故事的主角,向全社会传递铁路人的声音。
<b>用励志故事汇聚正能量
</b>
“人们都知道石勇是高级技师和车间副主任,山西省总工会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车辆钳工……”这是石勇所在的太原北车辆段摄制并介绍石勇成长经历的微电影 《精彩人生》的开场白。
石勇曾是人们眼中地地道道的 “草根”。经过多年探索,他先后完成技术革新项目16项,节约修车成本78万元,累计为企业创效265万元。当石勇被评为 “科技之星”和 “全局最具影响力人物”后,他的成长轨迹成为了越来越多普通职工前行的路标。
“草根逆袭”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太原局以敬业爱岗、尽职履责、勇于创新的先进人物为原型,组织宣传骨干深入他们的工作岗位,从不同侧面讲述 “草根明星”背后的励志故事,展现他们 “把职业当事业、把本职当天职”的精神品格,运用多种形式讲好 “太铁版”铁路故事。 “层层有示范、处处有先进、身边有榜样”,使 “太铁之星”的辐射效应不断扩大。
每一个以 “太铁之星”为主角的铁路故事,都传递着责任、奉献、创新的正能量。每一个精彩的人生故事,都如同一捧充实心灵的精神食粮。每一个先进典型都如同一个点亮激情的火炬,为更多的同行者照亮前行的道路。繁星闪烁,星火燎原。 “太铁之星”正以百舸争流的浩荡之势,汇聚起 “共建美丽太铁,共享发展成果”的强大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