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未待接通,又立即挂断。如此反复了多次,他终究没有将电话打过去。
<b>出乘在即</b>
这天是春运第一天,陈志刚刚由乌鲁木齐快车队三组副列车长提升为春运临客一组列车长。今天,他就要值乘洛阳开往广州西3240次临客。
握着手机的手已经出了汗。 “我如果突然请假,队长一下子去哪里找列车长呢?”陈志刚一遍一遍地想,拿不定主意。
春运期间,郑州铁路局要加开直通临客79对,所有临客的列车长均由郑州客运段担当,列车长人选十分紧张。
临客一组有42名乘务人员,21人是客运段职工,其他人员是从地方技校招募来的学生。这趟车车底是 “绿皮车”,车上的开水供应还要依靠烧锅炉。面对新车底、新人员、新线路,陈志刚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他把爱人李培霞叫到了一边。 “爸住院期间,我每次请假,车队都很支持。但今天我实在张不了口。”没待爱人插话,他继续说, “我还是决定走车。父亲真有什么意外,就辛苦你了,单位也会帮助你的。”
“没事,你走车吧。相信咱爸能挺过这一关。”也曾当过列车长的李培霞看着丈夫饱含泪水的眼睛,十分理解丈夫此时此刻的心情。她知道,此时说多了无益,便紧紧地握了握丈夫的手。
轻轻地帮父亲盖好被子,看一眼仿佛熟睡的父亲,陈志刚离开了医院,快速向洛阳站走去。
<b>组织帮扶
</b>
12时41分,3240次临客正点开出。列车在冬日的阳光里疾驰。陈志刚在车厢里来回巡视,检查车厢卫生,查看开水供应,回答旅客询问……
添乘该趟列车的干部是车队党总支书记张俊涛。张俊涛和陈志刚的爱人李培霞是同学,彼此是微信好友。晚上,张俊涛从李培霞的微信中得知,陈志刚的父亲病危。
“志刚,你父亲病危,怎么不说呀?你下车返回,我替你值班。”张俊涛找到陈志刚,说话的语气不容商量。
“谢谢书记,我都安排好了。”
张俊涛说: “段里有春运帮困小组,谁家遇到困难,小组成员都会去帮助解决。”他随后拨通了车队队长刘宏志的电话。两人商量决定:由刘宏志和在家车队干部先到医院看望陈志刚的父亲,同时安排两名休班职工在医院帮助照顾老人。陈志刚的困难在单位传开后,许多干部职工自愿报名帮助他轮流照顾老人。
<b>出乘归来</b>
2月7日凌晨,经过3500多公里的来回奔波,陈志刚值乘的临客安全返回洛阳。途中,由于沿线信号不好,加之旅客超员,他忙得不可开交,只能与妻子保持时断时续的联系,对父亲病情的发展情况不十分了解。退乘后,他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发现父亲度过了危险期。随后,张俊涛也赶到医院。他告诉陈志刚,单位已经安排其他人替他值乘,让他安心照顾病中的父亲。
陈志刚出乘抉择的故事被郑州客运段宣传干事发到微信上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天的点击量达到了近万人次。有网友说,在人潮如涌的春运时期,陈志刚爱与被爱的背后,是人性光辉的体现。
<b>编后</b> 读罢陈志刚的故事,我的眼里满含热泪。面对身患重病的父亲,哪个当儿子的不想床前尽孝,而面对满载旅客即将启程的列车,这位普通的车长毅然选择出乘。儿子与父亲,车长与旅客,不同的角色、艰难的抉择、勇敢的担当,诠释着人间的大爱情怀。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而在万里铁道线上又流淌着多少这样的动人故事!
年年春运,南来北往的列车,满载着旅客回家的亲情,也承载着铁路人无尽的情意。夫妻情、父子情、母子情,每一位铁路职工都是普通人,都有儿女情长,都盼过年团聚。但为了万家团圆,就有几十年没能和家人过一个团圆年的职工,就有只能在疾驶的列车上隔窗相望的夫妻,他们把对亲人的爱与牵挂,化作对旅客的满腔赤诚,铺就温馨的爱之旅途。
父亲病危,儿子选择出乘,在我们看来,陈志刚并非无情,而恰恰是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汉子。他把心中的爱献给了旅客,他也收获了来自家人、同事、组织的关爱与关怀。爱是温暖的,被爱是幸福的。
春运在继续,爱的幸福滋味在万里铁道线传递、奔腾、汇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