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这是一份成果卓然的成绩单。2014年,铁路建设取得新成就,完成建设投资8088亿元;新线投产8427公里,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1.2万公里,其中高铁1.6万公里。经过大规模铁路建设,路网结构不断优化,运输能力明显提升。如此显著的成绩,给铁路运输组织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很快,运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利用好路网资源,与各种运输方式密切配合,使铁路运力资源的配置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形成支持中国物流快速发展的合力,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运输方式创新。

在客运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客不仅要求出行安全、准时,而且要求便捷、舒适。铁路要走向市场,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对运输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解决好在思想观念、服务手段、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高铁的网络效应,优化高铁本线和跨线列车开行方案,适时调整既有线普速列车开行,及时增开客运需求旺盛方向和区段列车,精心组织春运、暑运、节假日和周末等重点时段旅客运输,充分用好客运能力,保持客运量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货运方面,虽然我们在运输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传统的运输组织模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特别是铁路货运长期以大宗货源为主,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铁路要向现代物流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深层次的。要认真落实货运改革各项措施,大力拓展物流市场,开辟铁路货运新的增长点。加强营销服务和运输组织,打通重点方向和限制区段运输瓶颈制约,增加西南等货运需求旺盛去向运量,在办理方式、运到时限、价格水平、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扩大货运市场份额。

今年的奋斗目标已经明确,任务依然艰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给铁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推进运输组织改革创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