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声波组合探头判断轮辋裂纹是现在常用的探伤方法,它的要点是……”2月5日中午,在成都铁路局成都机务段检修车间探伤班组的休息室内,来自该班组优秀青工崔体康为新进青工们架起了黑板架。
探伤工作不同于其他班组,他们似乎看起来每天都在重复同一个动作,但是他们在工作的同时几乎随时都在进行着“头脑风暴”,因为他们需要更加抽象的理解每个配件的制造原理和仪器的配合度,这样才能够更加精确的确保机车质量。
为了让新来的这一批“小伙伴”尽快的掌握到探伤作业的要领和精髓,该班组利用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由班组有最年轻的但却最有经验的探伤工崔体康为新进的“小伙伴”讲解探伤理论知识。这一举动不仅让这些“小伙伴”们更加容易的理解了探伤作业的方法和重要性,更加加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每天中午的学习时间则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崔老师课堂”。
而其实,前年才入路的“崔老师”也正是通过在班组利用这些“零碎时间”对探伤技术的学习,才有了今天这样稳固扎实的探伤技术。如今他已取得“超、磁探”双二级探伤资格证书,并在段探伤技能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路局探伤技能竞赛团体赛第一和个人第四的好成绩,不少探伤组新工已将他看做榜样。
“以前为了弄明白探伤工艺,我会查阅铁标,铁路局文件等技术标准,并向工程师请教,慢慢地思路就越来越清晰了。” “崔老师”在课堂中与“小伙伴”们分享经验时说道。
“幸好有崔哥每天不耐其烦的为我们讲解这些理论知识,要不然我们光看工艺书理解起来就费劲多了,以后我也要向崔哥一样,不仅自己能够实际操作,而且还要能理解为什么能这样做!”来自该班组新进青工刘潇如是地说道。(李强 吴雨佳 卿泽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