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规划制定时,湖南省邵阳市争取在市区设站,但在和相邻的娄底市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而不少也官员“舍身拼命”,小孩住院不去照顾,自己生病顾不上就医,过家门而不入,为的只想高铁在当地设站。 (1月27日新华网报道)

要致富,先修路。自古以来,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变,不少地方历经繁荣和沉沦的变迁。但在高铁修建初期,中国高铁饱受老百姓的争议,经过6年有余的发展,中国高铁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变人们出行生活起到了巨大作用,地方政府、普通百姓从中尝到了“甜头”,也由原来的“争议”转变为了“争取”。

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官员“舍身拼命”、 “没有高铁,城镇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铁,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这些不仅道出了老百姓对高铁的深深情怀与眷恋,更突显出了高铁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规划,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随着各条高铁的相继开通,沿线各城市说得最多的就是“同城效应”:“早餐热干面,午餐白切鸡”,“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是媒体对武广高铁的评价;“南京人下班后去上海听一场音乐会,无锡人到南京秦淮河赏夜景……”这是长三角地区人们生活真真切切的变化。高铁乘坐便利、发车密度高,将人们传统概念中城市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大大拉近。

高铁不仅带来了老百姓出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是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据经济人士透露,高铁的建设从拉动内需上看,建设期在高铁上1元的投入,就会带动10元的投资,对建筑业、物流业、劳务用工等各行各业发展都起到拉动作用。高速铁路的建成,为扩大内需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高速铁路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城市群的崛起。

当国家总理李克强外出访问时都能够自豪地推销中国高铁时,中国高铁设站嫣然也已经成为了一座城市的“门面”和级别、现代化的象征,高铁有无设站,似乎也关系到了一个地方政府和市民的荣辱。

也正因为高铁设站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政绩”,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方便,也许才有了“争不到高铁,市长、书记下课”的呼声。一句戏剧化的呼声,更道出了老百姓对中国高铁的认可、肯定和期盼。(刘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