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网络媒体上刊登的《湖南十万民众为争高铁施压市长:办不到就下课》的消息,可以说是赚足的广大网民的眼球,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能否成为改变中国经济格局的助推器。
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高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到有,从备受争议到大力推广,从政府施压到群众联合力争,高铁的利与弊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据相关部门报到截止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到达1.6万公里,超过全世界高铁总运营里程的一半。高铁已连接28个省份。去年逾8亿人次乘坐高铁往来于全国各地。
也有人预测,高铁将会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这一说法在京广高铁上得到充分验证。2012年底京广高铁开通运营后,来自各界的预测纷纷而来,票价高,优势不大,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社会各界都在纷纷猜测。可是今天,京广高铁的开通运行,这条大动脉连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圈等南北五大经济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线28各城市进入8小时经济圈,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出行方便,还意味着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经过近几年的高铁运营,高铁的巨大辐射作用,已经让各地广大民众重新认识高铁的价值,如今上演了《湖南十万民众为争高铁施压市长:办不到就下课》。
高铁革命的到来,预示着中国新一轮的经济格局调整。地方经济的发展如今已经不是政府官员的事情,广大民众也积极的参与进来。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高铁速度代表着中国的发展速度,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铁路运输网络为区域经济建设一体化带来转型契机,落后地区能够借助高铁更过更快受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极大推动区域间的资源优化设置,使各大地区人才流动平衡,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路通则事成,黔桂铁路作为西南与华南相互开放以及华南向西南腹地经济辐射的重要通道,开通以来,广西、贵州已初步形成以能源、冶金、建材、造纸、化工等有地方资源特色的工业体系,以农林产品为原料的饮料食品、卷烟、纺织等轻工业体系。
繁荣地区的发展饱和,偏远地区的急速增长,在四通八达高铁网的带动下,偏远地区的发展会借助高铁的春风,一往直前。(王守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