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了30吨轴重重载铁路综合试验成功的新闻。这标志着继高原铁路、高速铁路之后,我国30吨轴重重载铁路综合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新闻中呼啸而过的重载列车,给人以强烈地冲击力,主持人声情并茂讲述着我国载重铁路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国家载重铁路的发展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是我国铁路重载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是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新的里程碑。

   观看新闻后,我知道了一节火车重量是由四个轴和八个轮子来承担,每个周的轴重提高以后,整个一节车承载力就会跟着提高,目前30吨轴重车辆比起以前的载重量提高20%. 

这次30吨轴重重载铁路综合试验货物列车长1.5公里,100辆C96型新型货车组成,每节车辆载重96吨,自重24.1吨,满载共计1.2万吨。我国目前铁路普遍是23吨轴重,大秦线上万吨列车是25吨轴重,普通列车每节只能装70吨货物。担负30吨轴重重载列车综合试验的瓦日铁路是目前我国首条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直接满足国际重载铁路标准的铁路线。

2005年国际重载协会理事会提出新的重载铁路标准,要求至少满足下列3个条件中的2个:1、车牵引质量不少于8000吨;2、列车中车辆轴重达到或超过27吨;3、跨长度不少于150公里的区段,年计费货运量不低于4000万吨。

本次历时8个月的综合试验,在山西长治的我国首段重载试验段100公里的区间内,通过桥梁、隧道、弯道、山下坡等各种动态情况,完成了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牵引供电、重载运输、振动噪声等6个系统20个专业方向的77个试验项目,其中30吨轴重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30吨轴重货车等核心设备均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而随着此次重载铁路综合实验的完成,1.2万吨重载列车综合实验里程已达10万公里,共催生了40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30吨轴重重载铁路综合技术的重大突破。

这次30吨轴重重载铁路综合试验展示了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成果。目前我国铁路采用空气制动模式,用压缩空气通过一节节传递来停车。重载铁路采用自主研发机车电空制动系统,在列车速度很高或编组很长,采用电空制动机可以大大改善列车前后部制动和缓解作用的一致性,显著减轻列车纵向冲击,并缩短制动距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副研究员闫志强说,我们机车给发出了制动指令,每一列车辆同时制动同时缓解,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同时刹车,同时起步,减少了各个车辆之间的成交量,保护了货物、车辆更加安全。

30吨轴重重载铁路综合试验的瓦日铁路钢轨是新的材质,它的韧性会更好,更适用于重载列车这种大的压力作用。路基也是按照30吨轴重的受力特点进行调整和设计,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和更大的作用力。桥梁是按照以前1.2倍荷载来设计。

谈到重载铁路就想到了大秦铁路。大秦铁路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 1992年底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1亿吨设计能力。大秦铁路上游是储量达7000多亿吨的“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海,这里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60%,生产量占全国1/3,外运量占全国2/3;下游则是以秦皇岛为主要节点,一部分连通全国路网,另一部分则下水到达我国东部、南部沿海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从2003年开始,大秦铁路煤运量一路高歌,从1.2亿吨到4亿吨。8年年运量增长了300%!大秦铁路密度大,基本上是十一二分钟,十二三分钟一趟万吨列车,是集速度、密度、重量于一体的重载铁路。2010年12月26日,大秦铁路提前完成年运量4亿吨的目标,为原设计能力的4倍,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2014年4月2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大秦线组织实施的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从2万吨到3万吨的跨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不仅对提高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推动了我国铁路重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14年,大秦铁路总运量达到45019万吨,同比增长1.1%。653公里的大秦铁路承担了全国煤运量的1/5,真是了不起的成绩。

     大秦奇迹的示范效应,使今天中国铁路重载化和重载铁路网络化的发展,如火如荼,势头强劲。目前,一张全国范围内的重载铁路网正在形成,大同至太原,大同至包头,迁安至曹妃甸军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同时,京广、京沪、京哈、陇海等繁忙干线普遍开行5000吨至6500吨货物列车,创造了客货共线铁路运输速度、密度、重量的世界纪录。目前,全国铁路牵引能力在5000吨以上的线路近2万公里,我国重载铁路整体运力世界第一。

美哉!中国重载铁路造福全国人民!

壮哉!中国重载铁路引领世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