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最新消息,在客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后的基础上,从12月3日起开始实施开车前15天办理退票一律不收取退票费,并且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车票,可以办理预售期内任意日期、任意车次有富余车票、与票面发到城市相同的车票的改签。

     15天退票不收取手续费,很人性化的措施,就好比在超市摔碎了鸡蛋不需赔钱,只要清理好卫生一样,深受大家喜爱,博得了大众目光。笔者认为,新举措的施行,一方面减少了广大旅客的隐性交通支出,节省了开支。预售期延长,旅客提前60天买票制定了自己的行程,但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修改出行计划,会造成一定的退票现象,而提前15天退票不收手续费的政策间接减少了大家的隐性交通支出。另一方面却增加了广大群众的麻烦。15天不收手续费,本是值得高兴的事,带给了大家便利,但同时却引发了“15天退票高峰”的社会现象,不仅给旅客自身增加购票难度,也给铁路部门带去了管理阻碍。

出现“15天退票高峰”现象,分析现状,笔者认为有二种因素。一种是部分人抱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心态把票先买了存着,等到退票不收手续费的最后一天确定行程,才决定是用还是退;另一种就是受黄牛党的影响,大量囤积车票、贩卖车票,在火车临近发车的时间段,对“卖”不出去或销量不好的方向车票进行集体退票。两种方式,对于第一种,稍微可以理解,毕竟提前60天计划好出行行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使得并不能很好实施开始的出行计划,这时候只有“出下策”,把定好的车票退掉继续买其他票。然而,对于第二种,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大家的批判与阻挡,这不仅严重扰乱了购票秩序,加大了旅客的购票难度,还侵占了大家的乘车权益,增加了旅客的隐性交通支出。

在“一切以旅客利益角度出发”的铁路部门,虽然在探索中改革创新,出台一系列新政策,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比如“15天退票高峰”现象,铁路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减少退票,铁路公安主动打击黄牛党囤票,可这只是铁路的“一厢情愿”,若没有广大旅客对政策的遵守,对黄牛党的痛恨,笔者认为铁路再努力,也会像两个和尚挑水,一个走这边,一个走那边,永远达不到既定目标。     

“15天退票高峰”只是一种现象,相信铁路改革的路途上这种“障碍”不会少,能否安全度过,靠的是旅客与铁路的共同努力,携手共进,笔者也期待共赢场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