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家启)2013年以来,乌鲁木齐铁路局以培育管理、技术、业务骨干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该局结合自身实际,以岗位胜任能力动态评价为载体,建立职工素质预警机制,通过 “定期+动态”的方式,对职工素质风险因素实行全过程防控,提升职工岗位保安全能力,促进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为全局运输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新疆铁路建设大规模推进,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职工培训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2013年,乌鲁木齐局从提升薄弱岗位职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入手,制定了《职工岗位胜任能力动态评价工作实施办法》。

在实施中,乌鲁木齐局成立了由局总工程师担任组长的组织机构。职教处负责全局岗位胜任能力动态评价工作的牵头组织,各业务处室负责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的修订,并指导本系统各单位开展岗位胜任能力动态评价。各基层单位按照铁路局要求,分别制订了本单位的实施方案,明确职教、安全、技术、劳资等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在全局形成了以职教部门牵头抓总,业务部门系统负责,综合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体系。

按照职工 “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基本原则,明确各岗位职工评价标准和依据。将评价的标准确定为职工必须掌握的必知必会、作业指导书、岗位作业流程、作业标准、安全风险点和简单的应急故障处理等内容。

当技术规章、设备、环境以及人员等发生变化时,由安全、技术部门动态修订完善相应岗位的评价标准,基层单位职教部门、车间、班组及时启动职工素质预警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将职工业务素质风险拦截在岗前,牢牢掌握安全卡控的主动权。

按照 “评价—培训—提升—再评价—再培训—再提升”的目标管理要求,乌鲁木齐局逐年设定职工岗位胜任能力目标,每年由职教部门对职工队伍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适度提高评价标准的难度,不断增强职工现场保安全能力,实现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螺旋式提升。今年前三季度,该局共举办培训班186期,培训9980人,培训计划兑现率达到了135%。其中,举办高铁培训班48期,培训1786人;新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472人;资格性培训班22期,培训1950人;其他岗位适应性培训班54期,培训2771人;特种作业人员复审换证及新职取证培训班39期,培训2648人;高技能人才培训班13期,培训353人。

在结果运用中,乌鲁木齐局配套制定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闭环管理,确保了评价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各站段在推进职工岗位胜任能力动态评价工作中做到 “与职工培训考核及使用待遇 ‘一体化’机制有机结合,与标准化车间班组达标考核有机结合,与职工工资待遇有机结合,与职工日常培训和演练相结合”,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实现管理链条的闭环衔接和动态监控,保证了岗位胜任能力动态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

借助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使不胜任岗位的人员得到了有效提升和补强,使职工不掌握的 “短板”项点和知识得到了反馈,为有针对性开展日常培训提供了依据,增强了培训的有效性,解决了职工 “不会干、不按标准作业”的问题,将可能导致事故的职工业务素质风险点进行了提前拦截,实现了人力资源效率的最优化,从而达到既节省培训费用又增强培训效果的目的。

通过职工岗位胜任能力动态评价的有效实行,乌鲁木齐局形成了职工主动学业务、练技术、提素质的良好氛围。职工队伍能力和素质普遍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高。

10月22日至11月6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对各铁路局2014年度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考核评估中,乌鲁木齐局取得了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