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1日起,火车票预售期将逐步延长到60天,12月7日,旅客可以提前购买2015年春运车票。车站窗口等其他售票方式仍按错后两天的原则执行。”(11月17日摘自新华网)
根据铁总发布的相关消息,此次火车票预售期延长采取逐步延长方式,即12月1日,预售期由现行20天延长到30天;12月2日至12月6日,预售期每天再比上一天延长6天;12月6日起,预售期延长至60天。火车票预售期延长在我国尚属首次,而从国际铁路发展来看,早已经是很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比如德国DB公司的预售期为92天,英国部分铁路客运公司的预售期为三个月。通过预售期延长,对于缓解旅客购票、乘车出行困难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此次火车票预售期延长是铁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铁路的国际化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加快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铁路大发展一直是铁路部门致力于探索的方向和目标。此次火车票预售期延长正是立足于我国铁路客运能力提升和客票系统不断升级完善的基础之上,这些基础性工作促进了铁总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高铁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张名符其实的“外交名片”。比如进军欧洲市场,成功与英国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开拓墨西哥市场,形成了产品、技术、装备、服务集成出口模式,这些都彰显出我国高铁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今年4月开通运行的汉新欧铁路班列成为从武汉出发,经过新疆等地直达中亚、东欧,辐射西欧的“五定”国际货运班列,被称为密切国内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经济往来的“黄金通道”。
通过与国际接轨,向发达国家输出铁路技术、产品,不仅推动了我国铁路建设的整体水平,也在国际上大幅提升了我国铁路的影响力,对于今后我国铁路大发展发挥出强大的支持作用。同样,我们也看到,铁总与国际接轨正在迈上一个新阶段。(文/张中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