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9月,将会是在甘肃省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9月。在本月的11号,甘肃人民终于在殷切的期盼中迎来了本省第一条高速铁路的联调联试,这也意味着兰新高铁甘肃段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投入运营使用,甘肃人民则会彻底告别本省缺少高铁的时代。

兰新高速铁路在2009年8月获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正式开工建设于同年的11月,全长1776公里。而随着它的开建,它也将同时成为世界上目前第一条一次性建设长度最长的高速铁路。

兰新高铁建设计划在一经提出的时候,就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在其中。作为实现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重要的交通媒介,兰新高铁被党和中央政府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寄托了极大的期望。此次甘肃段的建成,更让我们看到了兰新高铁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困苦,以及我国的建设和技术人员是如何克服眼前的困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收获的成果展示在众人面前。

甘肃省作为一个高海拔的省份,辖区内连接了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高原环境和干燥少雨的气候造就了甘肃省沙漠戈壁林立的自然状况,加之冬季强劲的西北季风,无论是从铁路建设的土地资源状况的适宜性还是从气候的适应性来说,甘肃段的高铁建设的困难一个一个地接踵而至。为此,铁路建设专家们对本省的自然状况进行了长久而深入的勘察和研究,并对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案和解决,兰新高铁65%的路段设有防风工程就能说明这样的问题。

建设过程中各种难题的成功解决也成就了兰新高铁甘肃段众多的殊荣,防风工程的建设让高铁在漫天飞舞的黄沙中也能“处变不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让其成功地穿越我国唯一极荒漠国家自然保护区;为应对沙漠戈壁的土壤结构而研发的无砟轨道技术也令其处于国际高铁发展水平遥遥领先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