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袁桂婕
图为岳文波正在进行线路测量工作。袁桂婕 摄
无论你从事的岗位多么平凡,只要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就能成为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测绘分院二队测量工岳文波,就是凭着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成为技术工人中的佼佼者。
岳文波参加工作23年来,先后参加和主持了京九铁路、京沪高铁和大西高铁精密控制网测量等多个大型铁路建设项目的勘察测绘工作。他勤奋好学、积累了丰富的测量经验,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工成长为一名技术扎实、能力全面的项目负责人。2013年,岳文波被评为全路技术能手。
岳文波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清楚自己的弱点,明白要想做到最好,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经常主动向集团公司资深测绘专家请教业务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先进的测量理论和高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在项目管理方面,他阅读了 《工作重在到位》 《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备综合项目管理能力的全方位人才。
岳文波坚持学习新的测绘技术。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还自学了各种测量软件和制图软件的操作。在晋中南铁路项目中,他独自完成了多处滑坡区域的外业测绘和内业成图工作。在他的测绘图中,各项数据标注清晰明了,为其他专业后期进行滑坡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受到了路基、地质专业人员的好评。
岳文波不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懂得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他将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机载激光雷达、三维协同选线等前沿测绘技术与项目结合起来,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改进措施。
2006年,铁三院开发了勘测一体化软件,对新时代的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岳文波看到这种先进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操作便捷、数据处理准确的特点,就积极在多个铁路初定测项目中推广应用,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将该方法在大西高铁定测、太原铁路枢纽改造项目初定测等多个项目中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
针对测量项目中遇到的难题,岳文波自行研制了多种辅助测量器具,提高了测量作业效率,节约了成本。在跨越既有铁路的测量工作中,他发明了对接观测方法,减少人员跨越营业线作业的安全风险,提高了作业工效。
在京津城际铁路项目勘测设计期间,他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测绘技术,在项目中积极参与试验研究,提出了采用高精度全站仪与定长杆相结合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破解了高架梁体与地面高程传递的难题,并在后期京沪高铁、哈大高铁等CPⅢ测量项目中广泛应用,在保证高铁勘测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勘测效率,节约了成本支出。2009年,岳文波独立研发了类似于 “钓鱼”一样的中小型河流测深设备,方便了水文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因此获得了天津市优秀QC成果。
岳文波依靠勤奋好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技术工人学习的榜样,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共产党员示范岗等称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