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塞外北疆,草原铁路深处,踏着一连串坚实的足迹,静静聆听一个个深沉的足音……
在1个月前,为草原铁路职工家属提供 “一站式”、多功能服务的5个地区服务中心的第一个试点——包头职工服务中心运行。在同一个服务大厅里,医疗IC卡挂失补办、医疗费报销单据接收、水暖电缴费等可同时办理;接待来访职工,解决职工诉求,解答相关政策咨询;提供技能培训、婚恋交友、生活应急服务等便民服务……这个以 “服务大厅、服务热线、服务网站”为载体,集诉求受理、实务办理、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亲民便民利民服务体系,不仅在全路是 “首创”,在内蒙古自治区各企业中也是第一家。自治区总工会将在全区推广这一模式,这一模式也赢得职工群众的一片喝彩声。
开年不久,临策线职工反映,铁路沿线地处大漠戈壁地带,大风天接车难。呼和浩特铁路局运输部门在核实情况后,以最快的速度为临策线6个中控站安装了助理立岗厅,减轻了大风对职工立岗接车的影响。
坚实的足迹中,一条 “红线”清晰可见:来自职工的诉求、呼吁、建议,所有问题的答复与解决,从始至终都围绕着 “问有应声、事有分析、结有化解、难有帮扶”这个完整的流程进行。而职工群众的具体要求,又通过呼和浩特局局长书记信箱、政务值班、信访接待、网络舆情、基层单位报告等多种渠道,被一一收集整理。该局及时通过每月报纸、电视、网络 “热点问题面对面”,向职工公布解决措施和解释意见……呼和浩特局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正以勇于创新、推陈出新的新作为,默默地展示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直接的成效。
深沉的足音中,一个声音坚定有力: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
“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只有把职工当主人,学会倾听职工心声,真心服务群众,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在这样的思考下,呼和浩特局开出了现代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的问政、问计、问需 “药方”,形成了“广纳良言、兼收并蓄、落实跟踪”的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
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线路点多线长、环境艰苦,如何确保职工思想稳定、队伍稳定,提升职工幸福指数,满足职工工作、生活及精神需求?
近年来,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相继补充到呼和浩特局各个岗位,35岁及以下青工比重跃升至28.5%。如何适应职工观念多样性、思想多变性、问题复杂性,让职工以企为家、扎根立业?
面对新挑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呼和浩特局目标直指“职工思想工作如何勇于创新、推陈出新”的新课题,全面进行 “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深刻反思:企业的核心力量是职工群众的力量,只有把企业发展之根,深植在职工群众的“深厚泥土”中,学会倾听职工心声,真心服务群众,才能赢得信任,激发起职工群众 “爱企如家、以企为荣”的主人翁责任感。而 “学会倾听职工心声”又是 “真心服务群众”的首要前提。但传统的思想工作难以完全满足现代企业职工的精神需求,甚至一些职工认为:思想工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时常反映的问题又得不到及时答复和解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交流、表达诉求已成为职工反映问题的主要方式,若不加以引导和利用,思想工作将失去一个重要抓手。因此,把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方式结合起来,建立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改变思想工作与实际工作 “两张皮”现象,才能拓宽职工思想诉求通道,真正把情融进职工心中。
结合这一思考,呼和浩特局积极广开言路,使反映民情、了解民意直通化、互动化。他们通过局长书记信箱、政务值班室、信访接待等方式,及时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该局党委宣传部通过网络互动交流直通车、呼铁手机报、官方微信平台 “草原铁路”以及基层单位月度报告、基层信息员直报、季度专项调研等渠道,广泛收集职工意见。该局工会通过职工热线、各地区职工服务中心等,积极受理职工的来电、来访。该局团委利用微信平台 “呼铁团委”,开展青工诉求传递和思想引导工作。他们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收集反映、分析研判、解决解释、反馈意见、落实跟踪”的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体现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浓浓情怀,迎合了 “依靠职工、为了职工、服务职工”的企业民主管理本质和发展目标,展示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级组织兼听则明的管理智慧。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上来的职工意见和利益诉求,经一一整理汇总后,形成 《月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呈送铁路局党政领导。该局分管领导每月召开专题会议,逐项逐条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形成会议纪要,并分 “热点解读、督办解决、群众监督”3个层面,让职工反映的问题得到回应,其中, “热点解读”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内蒙古铁道报、呼铁手机报上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 “督办解决”是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督查督办管理系统,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销号; “群众监督”是追踪报纸和电视媒体曝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并发动职工群众共同监督。
呼和浩特局以坚定的决心,努力解决职工的诉求,极大地赢得了职工对企业的信任,职工把心窝子里的话掏给了企业。
从只提个人诉求、关心个人利益,到关注企业发展、积极献计献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组群、干群的心贴得更近了。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越来越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职工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企业兴衰,人人有责“人心换人心、馍馍换点心”,在职工群众的这句大实话中,饱含着心的交流、情的互动。
去年年底,集二线运转职工通过网络互动交流直通车,反映工作超劳的情况。铁路局立即组织劳卫处进行工作量查定。他们根据查定结果,将运转人员劳动班制由三班制调整为三班半制,并指导集宁车务段根据 《全局运输站段劳动定员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岗位劳动班制。难题解决了,职工一片赞扬之声。
今年年初,包头车辆段担当T6302次列车值乘任务的乘务员反映列车职工餐质量差。铁路局客运处迅速组织乘务员召开座谈会,餐饮基地人员上车征求乘务员意见,改善饭菜品种,精细制作饭菜。短短几天后,职工对饭菜质量的“叫好”声便反馈上来。
5月初,呼和浩特供电段永圣域工区职工反映水质差。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所迅速派人采样化验,为永圣域工区安装了饮用水设备,并按时清洗、消毒、更换滤芯。一线职工说: “我们的诉求组织听到了、更做到了。”
还有 “小区下水不畅” “职工通勤车时间安排不科学” “1815次列车入库太晚,职工只能在后半夜干活,影响工作质量”等一件又一件职工工作生活中的琐事、小事,成为了呼和浩特局党政领导关心的大事、要事,铁路局一一跟踪督办,尽心尽力将职工思想闭环管理落到实处。
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不仅极大地拓展了职工的话语空间,保障了职工的话语权,同时也让职工学会了如何表达。职工把过去宣泄、吐槽的地盘,变成了建言献策、技术交流的平台。同时,职工也从最初只提个人诉求、关心个人利益,到现在越来越关注企业发展,积极献计献策。
有职工提出,优化改进集宁南站上水井设计,解决水龙头结冰。铁路局建管处督促负责集宁南站站改的施工单位第一时间予以改进。
有职工提出,建议铁路局开设 “月度安全例会”电子网页,推进电子公文办公、节支降耗。铁路局安监室已联合信息化处,抓紧制订研发方案,解决路局、站段、车间、中间站印发会议纪要和通报、浪费纸张的现象。
在倾听过程中,呼和浩特局党政领导深刻感悟到:职工群众中蕴藏着智慧宝藏,坚持问计于民,形成破解难题、推进企业发展的良计妙策,就是真正体现 “依靠谁”。同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倾听基层的声音,职工意见和建议未必都有道理,但要认真倾听、细心引导,同样是体现 “为了谁”。对需要澄清或解释的问题,对暂无条件解决或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铁路局各部门、各单位,都在第一时间做好了解读答复工作,求得职工理解,坚定其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上传下达的渠道不仅成了组群、干群交心的平台,也拓宽了企业管理者的眼界。呼和浩特局各系统、部门找到了另一种修正工作标准的方式方法,并积极主动介入,成为闭环管理中 “关上问题阀门”的重要一环
随着 “背靠背”式网络问政、问计、问需渠道的畅通,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还为各系统、部门找到了另一种修正工作标准的方式方法。铁路局各部门、站段根据职工中肯的建议,在安全管理、运输经营、后勤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问题和不足锁死,把问题 “阀门”关牢。
货运组织改革实施以来,铁路局党政机关设立新型问计通道,采取发放问卷、开展短信调查等方式,了解职工对货运组织改革的认识。通过 “会诊”的形式,梳理出 “前店”职工存在 “畏缩不前、观望、坐商”等消极心态, “后厂”职工存在 “事不关己、坐享其成”等不良心态,非运输单位职工存在 “脱离主业无法生存”的思想误区,为铁路局推进货运组织改革工作把准了脉。
有职工反映,铁路局的运输计划经常与矿山停装冲突,造成包白线运输效率不高。铁路局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及时调整运输方案,让空车到达时间避开矿山停装时段,督促白云鄂博站加强运输组织,将装好的重车在 “天窗”点前发出,机务部门根据装车适当调整机车数量,减少了机车停时,加速了机车周转。
包头车辆段近年来客车型号不断更新,职工对新设备掌握不精,技术知识更新不及时。针对这一现象,该段职工提出 “增加职工学习培训机会,满足新型客车设备检修工作需要”的建议。铁路局很快组织职教处、车辆处,优化了2014年车辆系统职工培训计划,分42期对800多名车辆系统职工进行培训,解决职工技术水平短板问题。
关于尽快提高乌吉线运输效率的问题,关于在学技练功活动中增加少数工种技能竞赛项目、激发职工学技练功积极性的问题,关于部分干部发现问题后不注重教育引导、注重以考代管、易产生干群矛盾的问题……一条条现场反馈上来的实际问题,帮助管理者找准问题根源、解决管理难题。据统计,去年下半年以来,铁路局党政领导先后8次在 《月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上做出批示,进行季度调研3次,走访职工1000余人,收集意见和建议近300条;下发专项督察督办通知书4期,督察督办重点问题123个,已落实101个。
呼和浩特局党政工团齐心推进的职工思想闭环管理体系,如同一面镜子,既折射出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所需所求,又照得见企业管理的瑕疵和管理者自身的不足。
通过这面镜子,拉近了组群、干群的感情,增进了职工对企业的信任。
通过这面镜子,呼和浩特局党政工团各级组织找到了 “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行为准则。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