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干部作风,恰如暖春枝头的一簇新绿,之所以能翠意流转,是因为植根于广袤大地。入春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北京铁路局创造性地把局机关干部值乘高铁列车作为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沃土。自4月3日起,北京局首批48名局机关干部经过严格培训和上岗考试后,开始独立值乘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次列车和上海虹桥至北京南G142次列车。他们在基层 “接地气”,到一线 “充足电”,以独具特色的服务方式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赢得了职工的赞许和旅客的好评。

沉下心,伏下身,体验一线艰辛

4月3日清晨,16名身穿铁路制服的工作人员,迈着整齐步伐来到北京南站12站台,迎候去往上海虹桥站方向的G1次列车旅客。他们是北京局机关干部,经过业务学习和跟车实践后,当天起正式值乘京沪高铁G1次和G142次列车。站台上,白色车身和蓝色身影交相辉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9时,G1次列车徐徐离开北京南站。11号车厢中,列车员刘成学把大件行李依次抬上行李架,顾不得擦拭额头渗出的汗珠,又开始查验车票登记旅客去向。只见他俯身凑到一名老年旅客的耳边说: “大爷您到南京站时,我会过来搬行李送您下车!”老人连连感谢。

得知这名列车员的本职工作是北京局信息技术所的高级工程师、近两个月在高铁列车上为旅客服务的情况后,身为这趟高铁列车 “常客”的刘女士赞许地说: “看您干起活儿来一板一眼,真没想到您是局机关干部啊!我觉得您的服务做得非常到位,不比那些美女列车员差啊!”

列车一路向南,不断有细心的旅客发现,这趟车列车员的穿着打扮、年龄层次,和平日所见的 “高铁姑娘”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热情态度和敬业精神没有丝毫差别。若不是看到列车员胸牌上的 “北京铁路局机关”标识,旅客们还不知道,这些列车员是来自北京局的机关干部。

为帮助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北京局创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式,自3月5日起,组织局机关各处室、党群各部门干部,在知识培训和业务考试合格后,轮流在客运一线担任为期两个月的列车员。

相比过去机关干部值乘的春运临客,高铁列车服务的要求更高。为此,首批参加高铁乘务工作的48名机关干部,参加了严格的业务培训和实作训练,在全部取得高铁列车员上岗证书后,分成3个乘务组,分别在京广高铁和京沪高铁列车上实习,和普通客运职工一起为广大旅客服务。

脚站僵了、腿走肿了、脖子转不动了、胳膊也酸得不听使唤了……在高铁列车上当列车员,这项看似简单的劳动,机关干部们做过后却感觉并不容易。他们值乘G1次列车历经4小时48分到上海,仅半小时后,又值乘G142次列车历经5小时45分回北京,一路上要摆放行李、查验车票、售卖餐食、照顾旅客,等到20时30分下班回家时,大家走在路上都累得两腿发软。

下车后,机关干部在交流时纷纷感慨一线职工的艰辛: “虽然高铁列车员的平均年龄较小,但他们的劳动强度和责任压力都很大,工作非常辛苦。今后,我们要多走基层、常接地气,在机关工作中多为一线职工着想,多为他们做好事、服好务。”经过深入的客运实践,他们和职工群众、广大旅客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并设身处地地力求解决列车工作人员乘务餐品种单一等实际问题。

北京局选派了客运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和北京客运段优秀乘务人员一起担当列车长。来自客运处担当列车长的机关干部马桂芬、刘建军说:“机关干部立岗站姿标准,服务主动热情,迅速进入了工作角色、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较好地处理了旅客遗失物品、突发疾病等事件。目前正式跑车才一个星期,大家已经多次受到旅客表扬。”

察真情,求真经,锤炼优良作风

“餐吧内配备的6个微波炉,有一两个不能正常使用,用餐高峰期时,热饭速度较慢,增加了旅客排队时间。” “8号车厢卫生间冲水设备有缺陷,极易溅到旅客身上。”3月19日,随车实习仅半个月后,北京局办公室(党办)调研督察室的干部王轶、毕劲松、王铁鹏等人,在全过程参与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工作后,撰写了一份内容详实的体验式调研报告。他们对这场实践活动深有感触: “基层是个‘大课堂’,只要真心实意地走下去,就会有触动、有收获。”

“脚步迈向基层一线,使机关干部既能了解到高铁客运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又能发现和总结职工群众创造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大量第一手材料为今后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北京局机关党委书记李顺吉说,“这项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之举得到了机关干部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

问旅客需求,才能为他们解心结;听职工心声,才能为他们办实事。在值乘过程中,北京局机关干部注意倾听旅客的愿望诉求和职工的意见建议,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带回去作为政策建议。一份份期盼、一条条意见,不仅记在了机关干部随身携带的本子里,更牢记在他们心系基层的心里。

近一个月的值乘工作中,许多机关干部在主动热情为旅客服务的同时,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 “特别的任务”。人事处干部培训部主任张文利研究高铁人员配置的更优方案,安监室监察姚晓峰不断寻找列车上的安全隐患,劳资处经济师李玉民对客运一线人员的工资薪酬有了更多建议……

“过去在办公室时,我们的工作免不了 ‘从一个文件到另一个文件’。如今,了解基层职工的所思所想、问询到普通旅客的所需所盼后,我们在制定政策、拟定文件时,才会更加顺应群众的呼声、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做到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高铁列车上的服务工作,让北京局机关干部对转变工作作风深有体会。

“我们常说要 ‘待旅客如亲人’,其实,旅客享受到我们主动热情的服务后,也会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家人,对我们的工作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展形象,树标杆,提升服务水平

由办公桌前到客运一线,由垂直“查岗”变并肩 “上岗”,这样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工作形式上,更体现在机关干部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上——“机关干部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接地气、连民心的,是要为普通民众服务的。要求职工做到的,机关干部必须做到,而且还要做得更好,发挥出我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中,机关干部们严格执行服务旅客的作业标准,每一项程序都按照规范、做得细致,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比自己年轻的 “高铁姑娘”请教。他们认真学习职工群众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服务技巧,把值乘经验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小本子翻得都磨出了毛边。

机关干部的认真工作状态、朴实工作作风,也深深打动了客运职工。北京客运段高铁二队队长许世明说:“干部拜职工为师,实打实地参加客运劳动,每个人干起活一点儿也不惜力,这种敬业态度也为我们的职工做出了榜样。”

清明小长假期间,值乘G1次和G142次列车的机关干部们应对了客流高峰的挑战,出色地完成了值乘任务。在4月7日晚举行的例行小结会上,他们充满信心地说: “在高铁列车上值乘时,我们不仅代表所在处室,还代表北京局的整体形象。我们向客运单位看齐,在服务质量和工作标准上,要 ‘一点也不差、差一点也不行’。”

面对和专业列车员的差距,机关干部们在值乘过程中坚定了 “用责任和努力弥补服务技巧上的不足”的信念。他们在工作中多看一眼,在服务时多说一句,对旅客多帮一把,充分发挥了机关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

在餐车服务的宣传部干事孙丽萍发现售货时常常找不开零钱,出乘前总是提前到银行换好零钱,还精心准备了针线包、创可贴等,满足了旅客的不时之需。

办公室政工科秘书王铁鹏建立了名为 “G1次、G142次列车”的微信群,带动乘务组成员在群中交流服务技巧和值乘经验,搭建了提高服务水平的沟通平台。

在一等座车厢值乘的货运处干部汪静涵、肖颖,发挥懂英语、日语等语言的优势,为外籍旅客提供了周到服务,赢得了旅客的称赞。

机务处王玉林等3人是北京局“技术比武状元”,他们向客运职工宣传铁路局技术比武政策,激励一线职工踊跃参与技术比武。

当机关干部值乘的首趟高铁列车抵达终点时,餐车中传来了好消息:当天的餐食销售收入突破了1.5万元,比平日增长了30%。大家坐在一起总结营销经验时,餐车售货员、审计处注册会计师李保祥把他总结的 “笑语相迎、慢步细问、细心观察、多问一句”的售货技巧传授给了同事们,促使大家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加营销收入、满足旅客需求。

亲手干、亲眼看、亲身察……在高铁列车乘务实践中,北京局机关干部与职工感同身受、与旅客直面交流,进一步强化了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培养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凝聚了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