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今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6600公里以上,相比去年增加了1000多公里,其中国家投资近80%将投向中西部地区。
此次会议还确定了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的政策措施。主要措施包括设立铁路发展基金,使基金总规模达到每年2000亿元—3000亿元。国金证券分析师郑宏达分析说,“国务院关于铁路改革的会议从去年开始已经开了好几次,这次会议明确了投融资改革的方向,推进铁路建设改革,并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和都市圈铁路将成为铁路建设新增加点。”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上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步骤一直是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然后进行先富带后富,逐渐完成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要任务,最终得以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从目前来看,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比而言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近年来中央也在为支援中西部的发展不断出台各大利好政策,把中西部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重点来抓。这表明了我们国家对于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西部大开发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铁路的建设同样也是遵循着这一经济发展规律,自从建设好覆盖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四纵四横”铁路网后,铁路率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试点,广东作为一个改革开放较早,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在最近两年大力投建铁路线路,已初步取得成功,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步伐。而在试点成功后,国务院毅然将发展的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旨在利用铁路这一交通大动脉将中西部经济薄弱地区与全国各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利于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方针。
改革开放后,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可见“修路”对于一个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交通方便了,货物的流通自然也就加快了,便促进了商品交易,而货币流通的加快,势必形成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一个地方区域经济富裕的目标也就变得相对容易的多。“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生动体现了铁路对于经济社会的重要拉动作用。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和不发达地区脱贫、带动产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比公路运输而言,铁路运输以其量大、价廉、受天气状况影响小等诸多优点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由此可见,铁路在东西部的扩建将直接影响到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是加快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步伐。铁路投产中西部实为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的一剂良好的催化剂。
张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