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威为重点旅客提供帮助。本报特约张卫东 摄

躺在病床上的他,牵挂着许多人:瘫痪的老年旅客、与家人走散的小旅客苗苗、无钱回家的游子、生活困难的客运员小张……他如同送儿千里的慈父,牵挂之间饱含浓浓深情;

牵挂他的人也很多:领导、同事、家人、台湾同胞、大洋彼岸的国际友人……这些牵挂如春风扑面而来,殷殷祝福里珍藏丝丝暖意。

有人亲切地称他 “威爸” “威伯”。他的名字被命名为铁路服务品牌——“王威服务台”。

王威,南昌铁路局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从一名普通客运员成长为名扬海峡西岸的服务明星,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26年的工作生涯里,他牢记 “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默默服务旅客、服务职工,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仍然不忘服务本色;即便身患重病,依然牵挂着旅客和职工……他用朴实的经历诠释了一个铁路基层干部服务旅客、心系职工的质朴情怀,用无私奉献的爱心塑造了“值得每一个人尊敬”的 “铁路好人”形象。

“在服务旅客时得到快乐。”无论是作为普通客运员、服务明星,还是服务品牌形象,王威几十年如一日,把无怨无悔服务旅客作为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1987年,21岁的王威从福州铁路技校毕业,分配到福州站当了一名普通的客运员。

卖票、打扫卫生、帮旅客拎行李……每天重复而琐碎的工作,让王威这位志向远大的年轻人感到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

他有些迷惘了。

然而几天后的一个突发事件,让他感到好似被人猛击了一掌。

那天中午,在出站通道里,一位20来岁的漂亮姑娘突发心脏病,痛苦地扶墙颤抖。正在值班的王威眼睁睁地看着她蹲下、倒地……却无力相救。当晚,他失眠了。这虽然不是他的责任,但他仍感到深深自责:假如我懂一点急救知识,假如我业务能力强一点……然而,在那个如花的生命面前,这些假如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王威沉默了。他开始重新审视客运岗位的价值。

领导和同事们其实早就看出王威是个好苗子:他能吃苦、不怕吃亏,更可贵的是他有一颗热情善良的心。然而,正如一块好玉需要不断雕琢一样,一个人的成长也需要时间的 “打磨”, 王威也不例外。

领导将王威的细微变化看在眼里,帮助他成长的计划也在悄悄进行:生活上的困难有人帮他解决,车间组织的活动鼓励他积极参加,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与他一对一 “结对子”……

王威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当一名优秀的客运员,并在日记本上重重写下 “服务旅客、快乐自己”八个字。

“正能量”的悄悄积聚,让王威的业务水平快速提高。不久,他就通过考试成为客运车间唯一一名技师。接着,凭借优异表现,他又在竞争上岗中被提升为客运值班员,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价值观和积极性一旦得到认同和尊重,往往会使人产生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勇气。

1997年的一天,一位瘫痪的老年旅客被儿子背进候车室就大小便失禁了,儿子站在5米开外不愿再背。眼看着离开车时间越来越近,看着老人无助的目光,王威感觉如芒在背。他二话没说,背上老人就上站台、进车厢。老人拉住满头是汗的王威,老泪纵横: “好孩子,谢谢你!”原本很安静的车厢里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旅客们纷纷向王威竖起大拇指。

旅客的掌声让王威感到了快乐,感到服务过程中的那种 “苦”也是甜的。这份快乐,这份甜,更增强了他服务旅客的信心。

2003年夏天的 “非典”危机造成人人自危、谈 “烧”色变。

“广场上有位老大爷因为发烧晕倒了!”王威循声跑过去,见老人已倒在地上,陪同的家属因为担心被传染而躲得远远的。王威似乎不知道会有被传染的危险,赶紧抱起老人就做人工呼吸,硬是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场的人无不佩服、惊叹!

事后,有人问他不怕被染上 “非典”吗?王威平静地说: “那一刹那,我又想起当年那个如花少女在我面前逝去的场景。如果再让我眼睁睁看着老人离去,将很难原谅自己。”

这些常人难以做到的服务例子越来越多, “王威”这个名字也渐渐声名鹊起。2003年4月,福州站党委以王威的名字命名了 “王威服务台”,并将热线电话和服务承诺向社会公布,王威的名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重点旅客的脑海里。 “有困难,找王威!”这句话已成了福州站客运服务的代名词。

成了服务明星的王威并没有飘飘然,而是在如何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上下功夫。

经过积累和思考,王威感到服务旅客不能 “等着服务”,而是用身心亲近旅客 “主动服务”。为此,他倡导每一位客运员都要经常到旅客中间去走走看看,手牵手、心贴心,把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旅客心坎上。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带头做的。福州站客运值班员王美丽是王威的徒弟。有一次,一位外籍旅客准备从福州乘坐动车组列车去外地。这位外籍旅客找到当班的王美丽。因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王美丽一下就蒙了。无奈之下,王美丽只好让这位外籍旅客先把乘坐的车次写在纸上。没想到,外籍旅客脸色一变,指责王美丽服务不周到。怎么办?王美丽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用对讲机呼叫王威。王威很快赶到现场,经了解,明白了这位外籍旅客的意图,特别开辟了 “绿色通道”,把外籍旅客送上开往厦门的动车组列车。上车前,这位外籍旅客向王威竖起了大拇指。

从这件事中,王美丽再次感到王威这个榜样力量的强大,也认识到客运服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得梅花 “扑鼻香”,也需经一番 “寒彻之苦”。

从此,王美丽开始刻苦自学英语口语,并大胆用在实际工作中。如今,王美丽已成为福州站新一代客运班组长的佼佼者。

独木难成林,万紫千红才能春色满园。在工作中,王威认识到,服务台只是车站的窗口,只有把亲情服务的链条延伸开来,才能更好地为旅客服务。在南昌铁路局党委的支持下, “王威服务台”迅速向路内外延伸、拓展……

在路内,与南昌站的 “红土情 “服务台、厦门站的 “小白鹭”服务台等30多个主要客运站、57对列车联手形成 “亲情服务网”;在路外,与120急救中心、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民航、公交、求助站等多家单位联手,使铁路服务辐射范围更广。

旅客只要进了这张 “网”,服务就有保障。这张偌大的服务网就像福州市市树——榕树的气根,无论落到哪,都能生根、长大。

“在服务职工中得到欣慰。”王威对职工严爱相济,科学带 “兵”。一声声 “威爸” “威伯”便是对他最好的奖赏

2009年12月,王威被安排到客运车间党支部书记岗位。从此,王威不仅要继续直接面对面服务旅客,还要担负起帮助培育青年职工成长的重任。

这些年轻人在家是“小皇帝”,被父母“服务”惯了,如今要反过来服务别人,心理上的这个“弯”一下很难转过来。

王威给青年职工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现身说法”,讲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自己初入社会时的迷茫,讲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士兵”的道理。当他讲到动情处,尤其是讲到当年那个花季少女生命在他面前陨落,这些年轻人无不感到震撼和沉思:如果我们的服务能再好一点,就有可能挽救旅客的生命!

榜样的种子悄悄在这些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他们下定决心要像王威一样干出个样来。

过了第一关,接下来的业务培训必不可少。王威和车站领导一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从服务的语言到技能、程序,乃至医疗急救知识进行全面培训。

王威深知,一个人要成才,必须经过严格的打磨和改造,尤其对年轻人的缺点和毛病不能 “惯”,更不能 “宠”。

因此,不论是谁,只要 “犯规”,按章考核是必须的。然而,并不是简单考核处罚一下就完事了,用王威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 “别人的伤疤我也痛。”所以,只要有青年职工 “犯规”被考核,王威并不是劈头盖脸地批评,而是面对面、和风细雨地帮助其查找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源,及时纠正偏差,使青年职工既认清了问题本质,心里又热乎乎的。

对于受处罚较为严厉的青年职工,王威像是自己的孩子受了罚,心疼得吃不下、睡不安。他深知考核后期的心理疏导对一个青年职工的成长尤为重要。为此,他专门请来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这些职工度过心理的 “过渡区”。

工作中,王威对青年职工 “严爱相济”,在生活上更是倍加关心。

有一次,一位年轻女职工皮肤过敏,身上出现一块块红色斑点,病情发作时,浑身发痒,严重影响休息。这虽然不是什么重病,但王威还是很重视。他找来相关负责人,叮嘱一定要带这位女职工去医院看看,并让其好好休息。这位女职工很快病愈,谈起王威,内心总怀一份感恩之情。

逢年过节,有些青年职工因家在千里之外的北方,难以回家与亲人团圆。王威得知情况后,一种长辈的关爱之情油然而生。他利用休息时间,把不能回家的青年职工召集到自己家,展示自己早年学会的面食手艺,和大家一起擀面皮、包饺子,其乐融融。他还自掏腰包给青年职工购置节日小礼物。

这些身在异乡的青年职工由衷地感激这位党支部书记,纷纷叫王威 “威爸” “威伯”,经常和王威拉家常、谈心事。望着这群可爱的年轻人,王威甭提多开心了。

一次次熔炼,一遍遍淬火,一个个亲情呵护——这些青年职工的业务素质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9年,青年职工赵静参加全局职业技能大赛,由于紧张而屈居亚军,见到王威就哭鼻子。王威安慰她道:“以后咱把评委当旅客,把旅客当评委,慢慢就不紧张了。第一名暂 ‘寄存’在那里,明年咱拿回来!”

为了锻炼小赵的心理素质,王威经常搞 “突袭”,客串考官 “为难”小赵,使小赵的应变能力大幅度提升。第二年,小赵果然不负众望,勇夺全局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如今,她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值班站长。

在青年职工陈锋备战技术比武的节骨眼上,他的父亲突然住院手术。王威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医院,对陈锋说: “老爷子交给我,你负责比武!”接下来的几天里,王威为老人打水喂饭、洗脸泡脚,甚至端屎端尿,比伺候自己的父亲还要细致、体贴。老人含着眼泪对陈锋说: “你有这么好的领导,要为他争气啊!”陈锋果然不负众望,获得了亚军。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为旅客服务一天。”王威虽然职务变了,但服务的本色没有变。在服务旅客、心系职工这个平凡的舞台上,他用真情和心血诠释着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

近几年来,我国高铁建设发展风起云涌,福州南站也异军突起,成为海峡西岸一扇新的窗口。一流的硬件设施,加上旅客对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给铁路服务理念和方式方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2012年8月,王威被调到福州站直辖的福州南站担任党总支书记。站在现代化的站台上,望着飞驰而过的动车组列车,王威的心难以平静: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发展,方式方法怎么改变,全心全意服务旅客的本色不能变。”

有了这种信念的支撑,王威的步履显得踏实而从容。

福州南站离市区较远,初次乘坐动车组列车的旅客,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总会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有着丰富服务经验的王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敏锐地意识到车站缺一样东西:需要尽快设置一个服务台。他深知,服务台就是车站的 “灵魂”。

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福州南站“海峡情·王威服务台”很快建成了。有了这个便民服务点,旅客只要找到服务台,许多困难就能迎刃而解。王威说:“服务台就像旅客出行的一个温馨港湾。我们看似一句很平常的话,却可以帮旅客很大的忙。”

2012年4月,王威积劳成疾却不肯休息治疗,最后被上级领导和同事“强行”送进了医院。经检查,发现王威咽部长了一个鹌鹑蛋大小的神经鞘膜瘤。虽然肿瘤是良性的,但因体积大、位置深,压迫到了颈动脉,手术风险极高。在后来的14个月里,他先后接受了3次大手术,且一次比一次风险大。

生死关头的王威想的不是自己,还是牵挂着旅客:那个瘫痪老人怎样了?那个没钱回家的学生路费凑齐了吗……

2002年7月,强台风袭击了福建沿海地区,列车大面积停运或晚点,给旅客出行造成诸多不便。一天晚上,在上海刚刚接受完手术治疗的王威接到了一位陌生旅客打来的电话。原来,这位旅客已经买好了车票准备赶到厦门坐国际航班去新加坡办事,因大雨被堵在去往福州南站的公路上。这位旅客急切地询问着铁路动车组列车运行情况,会不会耽误行程?

此时,由于刚拔掉喉管,医生禁止王威说话。可王威根本顾不上这些,他仿佛看到了旅客焦急期待的目光,一边吃力地用微弱的声音安慰旅客,一边联系福州南站值班人员。当这位旅客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感激地说: “王威,谢谢您。我就知道找您肯定没问题。”

人间自有真情在。这种真情相互传递、延伸,化成和谐社会的一种大爱。王威把自己的爱奉献给旅客,给了许许多多得到他帮助的人。如今,这种爱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回赠。

他住院的消息不胫而走,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南昌局党委书记王秋荣、局长刘振芳在添乘检查中听说此事后,叮嘱福州站领导: “劳模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要关心好、爱护好。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出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

福建省委党校教师俞放经常打电话了解王威的病情。他说: “王威是个好人。我是他的好朋友,一有时间就会关注福州站的官方微博。看到王威为旅客服务的博文,我内心既敬佩又替他担心,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那位曾经打电话咨询王威的旅客,得知当时王威正病重住院,非常后悔不该用那种方式打扰自己心中的 “铁路好人”。于是,这位旅客在自己的微博里发了一条博文: “像王威这样的铁路人是值得每一个人尊敬的。在旅途中有他相伴,我们很放心、很踏实。铁汉柔情,王威坚强,王威健康平安!”

还有许多旅客纷纷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形式,表达对王威的问候和敬意,期望自己的恩人早日康复,祈祷这位 “铁路好人”一生平安!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关爱像一股巨大的暖流冲击着王威,让他感到莫大的鼓舞和幸福。他躺在病床上,喉咙里还插着吸管,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任热泪尽情流淌……

手术后,医生建议王威住院最少一个月,出院后再休假3个月至6个月。结果手术后第15天,他就闹着要出院。

如今,王威脸上颌骨处留下了3道手术疤痕,但病魔还在困扰着他。说起对生命的担忧,王威淡淡地一笑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多做点事。只要还活一天,我就要为旅客服务一天。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每一位旅客高高兴兴地上车、快快乐乐地出站。”句句肺腑之言,道出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朴实心声。

王威牵挂旅客,也牵挂着站里的青年职工。如何关心和帮助青年职工健康生活、安心工作已成为王威最大的心事。这些青年职工大都到了恋爱、结婚的年龄,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婚房是困扰他们的难题。他们不说,王威却早已记在心里。他利用休息时间,一方面帮青年职工找价廉实惠的住房;另一方面与兄弟单位联手,对单身宿舍进行 “优化组合”,尽量给年轻夫妻创造条件。

一桩桩、一件件的平凡小事,却让这些年轻人感受到了温暖。他们庆幸自己遇上王威这位可爱的 “威爸” “威伯”,大唱 “遇上你是我的缘”!

王威在服务旅客、照顾职工中感到充实,得到快乐,但对妻儿却常怀愧疚之心。他感叹地说: “我在家尽的义务太少太少了。可是一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旅客,看到需要关心的职工,我必须舍小家顾大家。”

王威的妻子刘红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贤妻良母。她理解自己的丈夫,更牵挂自己的丈夫。王威的家距离福州南站有30多公里。每天5时多,刘红便起床为王威煮好一碗鸡蛋面,保证王威准时从家里出来,坐公交车到福州站,再转乘到福州南站上班。不论多晚,刘红一定会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等候丈夫回家一起吃饭。她知道,默默做好后勤工作,才是对丈夫最好的支持。她总说:“不求别的,只希望王威健康、平安。”

从2004年 “王威服务台”在海峡西岸的福州站成立,到后来的 “海峡情·王威服务台”。王威和自己的团队先后获得 “全国青年文明号” “全国工人先锋号” “全路职工技术创新示范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王威个人先后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评为“全国铁路劳动模范” “全路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了南昌局 “十大平凡之星”荣誉称号。

荣誉面前,王威依然脚步匆匆。他用平凡的步履丈量着人生,用真诚的情感架起了铁路与旅客的连心桥。王威像一枚永不生锈的 “钉子”,牢牢扎根在他眷恋的海西这片热土上。王威永远心系着旅客,牵挂着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