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安全风险管理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 年再翻一番。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必须为 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运力保障。在这当中,进 一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确保安全持续稳定,是首 要的工作和任务。结合部党组部署和路局实际,重 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

1. 深化认识理解。昆明局实施安全风险管理以 来,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铁路交通行车事故、 设备故障同比分别下降了 31.9%、22.7%,全局安 全总体稳定。但是,一些干部职工对安全风险管理 还存在“旧瓶新酒”的简单化、“另起炉灶”的复杂化、 “无从下手”的抽象化等认识误区,究其原因是没有 准确理解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方法。 因此,要把深化认识、教会方法作为推进安全风险 管理的首要基础,通过宣传宣讲、学习培训、案例 教育等方式,提高干部职工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自 觉性和主动性,推动安全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发挥 作用。

2. 深化管理问题查找。对照“问题在现场、原 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深人査找管理中存在的问 2012.6理论学习与探索 题,做到“四个清楚”:一是职责清楚,按照岗位安 全职责,进一步明确从管理者到执行者在安全风险 管理中的具体责任,以此为依据推动干部职工认真 履职、落实责任;二是制度清楚,制度办法要符合 现场实际,严谨科学、简洁明了、便于执行,避免 政出多门、相互矛盾、交叉重叠;三是落实清楚, 准确掌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的难点,以 及新出现的风险,及时加以解决,注重加强结合部 之间的协调一致、有效衔接,形成管理的良性反馈 和闭环控制;四是考核清楚,从有利于促进履职尽 责、调动积极性出发,明确干部职工定性定量的安 全考核标准,把日常和定期的检查考核结合起来, 强化履职评价考核、安全业绩考核,树立“保安全就 是保饭碗”的鲜明导向。

3.深化生产条件创造。昆明局以往发生的事故 和存在隐患的原因,基本上都与标准落实不到位、 违章作业有关。为什么职工重复违章、甚至冒着被 考核、被伤害的危险违章?从管理上给职工创造的 确保安全的条件够不够?职工确保安全的条件该从 哪些方面创造?反思问题后我们有了更多解决问题 的思路。比如,可以从制度标准上创造条件,大力 实施“大天窗、集中修、综合用”施工组织和劳动组 织改革,从管理制度源头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从现场控制上创造条件,结合现场实际,采取诸如 防洪期间增加临时看守点、加巡点及时发现和消除 水害的做法,确保安全生产过程受控;从工装设备 上创造条件,根据安全需求,采取诸如昆明供电段 配置高性能安全带防控接触网工高空坠落事故的做法,确保职工人身安全;从安全投人上创造条件, 对于重大隐患和风险源点,采取诸如成昆线棚洞施 工强化防洪抗汛能力的做法,提高设备保安全的能 力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全局 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切实提升经营服务水平

十八大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作出了重要部署。全局要进一步解放 思想,充分发挥优势,深化机制创新,延伸服务链 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努力在走向市场中发展 壮大。

(3) 依托优势找市场。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网络 规模、全天候、大运力、安全可靠”等核心优势,着 力在市场开发、产品设计、经营方式、服务方式、 客户关系等方面大胆创新与探索,不断在市场竞争 中争取主动、取得效果。突出快捷正点来做优品牌, 探索客车化的货运组织方式,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 线条’将“小、多、散”白货通过物流公司集结后变 成规模货源,加大成组直达、百千列车、快运班列、 跨局跨区域合作力度,提前公布去向和运力,按日 历计划装车,吸引高附加值白货重回铁路,实现运 输效率和货运效益双贏。突出路网和规模优势抢占 市场,建立落实算账和互利共赢机制,加强与社会 上信誉好的运输物流公司合作,拓宽招揽货源渠道, 实现互利双贏和铁路整体利益最大化。

(4) 延伸服务挣收人。跳出围绕“两根钢轨”和车 皮车票挣收人的传统思想,努力延伸服务链条,拓 展经营领域,依托铁路优势搞延伸服务取得收人。 在售票环节上延伸,与信誉可靠的银行、邮局合作, 逐步在县级城市开办代售点,积极争取多种经营许 可资质,打造成品牌连锁店,实现互利多贏;进一 步加大联程票、往返票、团体票营销力度。在服务 环节上延伸,实行客户经理制,进一步提供驻厂服 务,通过深人企业厂家直接与货主、货源见面营销, 帮助货主算账,减少中间环节,挽回流失货源;同 时,充分利用好货场、物流中心的仓储设施,在做 好门到站、站到门全程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仓 储、配送、加工、运贸一体化及“金融物流”等更多 的增值服务。在个性化服务需求上延伸,依托云南 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扩宽铁路旅行社及路局在各 知名景点开办宾馆酒店的营销范围,推介和提供吃、 住、行、游一条龙全程服务;同时,利用车站贵宾 室、长途车加挂娱乐车厢等积极开发高端客服产品。

3.创新机制增活力。紧盯权利、责任、利益分 配等难点和关键,健全完善经营、分配、激励机制, 切实发挥好体制机制作用,进一步调动积极性、激 发创造性,鼓励单位积极闯市场、个人踊跃创效益。

加快推进铁路建设

按照部党组提出“铁路运输能力与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相适应”的要求,全局铁路建设要围绕保质量、 保安全、保开通、保稳定加强管理,高效优质推进。

[2] 紧盯机遇,乘势而上。结合中央投资铁路建 设拉动内需、国家和地方政府关心支持铁路建设发 展的大好形势,抓住云南省建设“两强一堡”上升为 国家战略的有利契机,尽量争取多开通线路,多增 加运输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