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高李鹏 杨 欣

图为赵红卫(左二)在与外国专家探讨技术问题。铁科院提供

业绩档案

承担“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项,科技部科研项目3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次,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2次,长期从事机车车辆和高速动车组牵引和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成功研制高速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台,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是铁路系统唯一获得科学技术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的先进个人。

“我今年44岁,到铁科院正好22年,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铁路,没想到扎得这么深。”赵红卫笑着感慨。

现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的赵红卫,于2012年入选首届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成为铁路系统唯一一位入选个人。

从十几年前开始关注高铁,到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高速CRH3型动车组技术引进的谈判,再到中国高铁网络控制系统的原始创新……在铁科院默默耕耘了22年的赵红卫,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每一步。

创新,从零到优

今年三月,赵红卫被UIC国际铁路联盟指定为UIC机车车辆分委员会数据与通信专业组组长。在这个主要由西方国家组成和把控的联盟中,她是第一位担任专业组组长的亚洲人。

她将作为UIC机车车辆技术专家,参与国际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并将为中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做出贡献。

而在八年前,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CRH3型动车组技术引进工作的谈判时,中外技术的差距之大令她震惊:“打个比方说,就像盖房子,他们已经有了一定预置结构,门窗、水泥等部件都齐了,只需要加以组合就行,而我们好像是从烧砖头、炼铁开始。”

赵红卫团队在高速动车组上的第一个重要成果是研制成功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需要有一个仿真测试环境,这个仿真平台在高速动车组系统开发、验证、后期维护等阶段发挥着巨大作用。西门子、阿尔斯通以及庞巴迪均有类似的仿真平台,当中方向各公司询价时,要么石沉大海音信全无,要么明确表示拒绝报价和出售。

为了早日建成我们自己的研发测试平台,赵红卫带领项目团队从零做起,从方案设计、画图实施到接线测试,先后搭建了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交互系统和仿真控制系统平台,并在仿真控制系统上建立了动车组复杂控制系统和被控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在实验室就可以完成对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及整个动车组逻辑控制与诊断功能的联合调试。这一平台从无到有,她的团队仅仅用了一年时间。

正是这个完全依靠自主设计和建设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在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多条高铁动车组故障分析及故障排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的团队在高速铁路方面的第二个重要成果是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高速动车组的核心技术,相当于动车组的大脑和神经,它负责完成包括高压、牵引、制动、辅助供电、车门、空调等的控制、监视与诊断任务。

由于它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国外供应商对我国实行技术壁垒。于是,赵红卫的团队从网络技术的最底层开始研究,国外不出售网络芯片,就按照通信协议标准进行研制,买不到网卡,就在芯片基础上研制网卡。

八年过去了,赵红卫的团队研制的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终于通过了自主化评审,即将在高铁列车上试装。而昔日谈判桌上的对手现在已经成为合作项目中的朋友,他们毫不掩饰对赵红卫团队的信任和佩服,还要求中方进行技术回授。

领军,贵在坚持

赵红卫出身于军人家庭。 “小学时,我如果考不到100分,我父亲不会签字的。”她笑着说。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她不服输的性格,这成为她科研路上的重要支撑。

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她有着非常敏锐的眼光和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京沪高铁科学试验的时候,由于对速度要求很高,整个项目组的人都觉得无法实现,连国外同行也认为不可能。她却敏锐地看到了希望,坚信一定能成功,勇敢地把任务承接下来并顺利地完成了试验。

从2003年起就加入团队的朱广超回忆说: “那时她跟大家一起在现场,白天黑夜的,一干就是两个月。由于任务紧急,她当时满嘴长泡,但并没有让大家看到她脆弱的一面。只是后来聊天,她才谈到那段时间经常休息不好,但第二天还得笑对大家,给大家鼓劲。”

“项目成功收工的那个晚上,我们整个项目组的人都流泪了。这个项目增加了我们团队的信心,也让西门子的人对我们刮目相看。”赵红卫回忆道。

谈起赵红卫,团队成员打心眼里佩服: “这些年来,领导之所以把这么多项目交给她,就因为她能做一个成一个。她有股不服输的精神,遇到问题就一定要弄清楚,这种精神是很多男性都难以企及的。”

赵红卫也是一位多面手。2005年,赵红卫参加CRH3型动车组技术引进工作的谈判时,西门子在技术转让过程中设置了许多障碍。赵红卫很讲究技巧,刚柔并济、以柔克刚,以非常强的沟通能力和对技术深入的分析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武广高铁开通之前,赵红卫带着团队在长沙、广州动车所做故障分析。每次深夜,只要一见到动车组列车开进来,她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对此,她坦言: “喜欢做科研,喜欢做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她看来,科研最重要的是坚持,通过和团队一起努力,慢慢就出了成果。

成功,后盾坚实

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赵红卫感慨万分,而让她铭记在心的,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机车车辆研究所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她的培养和支持。

至今,赵红卫仍然清晰地记得,2000年,刚刚博士毕业没多久的她,突然接到了机辆所所长的电话。她怯怯地走进所长办公室,所长拿出一份文件对她说,你回去看一下,看看我们能否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个方案出来。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和用人方式,使她踏上了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研究的道路。

2005年9月,刚被提为副研究员一年多的赵红卫,又一次接到了所长委派的新任务:作为技术负责人直接参加CRH3型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工作的技术谈判。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谈判经验的新人,领导的信任给予了赵红卫极大的鼓励。从此,她的人生和中国高铁正式挂上了钩。

十几年中,机辆所批准了多个所级的研发项目给她,同时还支持她申报院级和部级项目,让她扛担子、挑大梁。

除了对她的支持和培养之外,铁科院和机辆所还给予她的团队最大程度的支持, “我们团队是被选派出国培训人数最多的,先后达几十人次,只要是工作需要提出申请,院里和所里都会尽力支持。”

对此,赵红卫充满感激。她的团队,从2001年时的2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3人,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

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新入职工培训会上,赵红卫与新职工分享了她的团队价值观: “我特别欣赏德国足球队,没有特别大牌的球星,但全队团结,每个人恪守自己职责,相互配合得尽乎天衣无缝,整个团队像一辆坦克车一样所向披靡。要时刻记住,你不是一个人,你需要一个团队,你要在团队中找到属于你的位置。”

谈起她的团队,赵红卫充满自豪:“有八九个人从2003年开始一直跟着我干,我们经常承担新项目,始终要学新的东西,有时多个项目同时进展,有的项目时间进度很紧,大家都很累,但他们都坚持过来了。”

在外面,赵红卫被人称为 “赵总”,而在团队里,她就是亲切的 “赵工”。 “生活方面,只要是团队的活动,赵工再忙都会参加。”张晓晋对她很是佩服。

由于科研任务繁重,她很少能抽出时间照顾家人: “我父母很支持我工作,家里小孩都是他们帮忙照顾,父母有时生病了都瞒着我,怕影响我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到再创新过程的她,下一步要走一条完全自主创新的道路,一条从硬件开发、到系统集成软件的开发、再到现场调试和售后服务,所有环节均自主化生产的道路。

而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有无数个像赵红卫一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科研工作者。正是他们,凭满腔赤诚、借科技之剑,铸就了中国高铁辉煌的今天、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