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运,上至交通运输部,下至铁路、航空、公路等运输部门,都是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刻,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愿望,可谓各显神通。

铁路作为民众最爱的出行方式,每年春运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运输任务,不仅仅是旅客的南来北往,更有事关民生的大宗物资需要送到大江南北,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可想而知。

历年来,铁路部门在春运前都会都会对运力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也叫“调图”,重点是根据旅客需求,增加热门方向运力,增加列车,加大开行班次,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最新消息显示,铁路总公司根据车票发售情况,在原有2017年铁路春运运输能力安排的基础上,在节前高峰时段日均已增加24.6万个旅客席位的情况下,节后高峰时段预计日均再增加46.9万个席位。春运以来,每天旅客流量都接近千万级别。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全国的火车站两三天之内就能把相当于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人群全部送回家。

在铁路线路里程、职工人数、列车数量已定的情况下,运输能力是已定的。但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让大家过一个团圆年,铁路部门主动承担起责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不断增加运能运量,对普通人民群众而言,每增加一个旅客席位,就可以保证多一个人实现回家的愿望,然而,对铁路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运输系统而言,每增加一个旅客席位,增加一列车,增开一趟车,夜间加开动车组等等,都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列车开行密度加大,安全风险也会随之提高,更多的人得不到休息,更多的设备需要检修等等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要确保运输安全万无一失,确保每一名旅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春运对铁路来说,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面展现了铁路部门主动作为和责任担当。作为公共服务部门,铁路值得我们点赞。(张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