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广州南站迎来了开通以来的最大客流,困扰旅客的问题是否得到改善了呢?连日来,笔者在客流量最高峰期走进南站,近距离观察发现,经过一年的综合整治,广州南站服务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很多老大难的问题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广州南站已不再是广州“难站”。(10月11日《南方日报》)

对于旅客来说,高铁站是他们奔赴行程的起点,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高铁站却可以说是一扇窗户、一张名片。高铁出行日益受到民众喜爱,高铁站也辐射出了更多的城市幸福。然而,应看到高铁站虽然只是人来人往的“绎站”,但是能否让人们便捷地进出、快速地中转,却关系着太多行人旅途的幸福。

广州南站之所以曾经成为“难站”,主要原因在于规划设计的“先天不足”及客流的激增。一方面,作为国内首批高铁站之一,由于缺少现成的参考对象,广州南站在规划设计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不足。另一方面,自2010年开通以来6年间客流量增加了10倍,这是规划建站之初难以想象的。2015年全年,广州南站日均旅客到发量是广州火车站的2.4倍,高峰日旅客到发量是广州火车站的2.1倍。

值得欣喜的是,在有关部门不断提高车站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一系列举措下,今年3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广州南站的旅客满意率已经达到了91.3%。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广州南站日均到发旅客将近40万人次,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虽然进出站场人流众多,但秩序并没有受到影响。

广州南站不再是“难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的站场内部标志,起到了更好的指引作用。二是大力提升服务旅客水平,为旅客提供导航、购票、候乘、购物等便捷服务。尤其是今年开始尝试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服务,智能机器人、手机APP“广南百事通”等的运用,让旅客畅享了信息化技术的便利。三是交通组织提升优化,着力解决了南站停车难等问题。服务水平和乘车体验有了质的飞跃,才让广州南站有了摘帽“难站”的变迁。

广州南站不再是“难站”,与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合理整治是分不开的。如,2015年广州提出高标准开展南站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去年10月广州市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以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示范窗口为目标,使站场管理服务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如今,57项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40项,此次国庆南站不再难,就是举全市之力综合整治效果的最好检验。

虽然不再是“难站”,但是广州南站离“泛珠CBD——泛珠合作平台+华南枢纽门户+综合商贸新区”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还需在完善的路上继续前行。笔者相信,以满足乘客需求为目标,合理规划好“满盘棋”,广州南站必能打造成为广州乃至广东的靓丽名片。而作为国内首批高铁站的代表之一,广州南站也应成为其他地区借鉴的样本。避免规划之初的不足,学习合理整治的举措,一个个高铁站的便捷,也将串连起我们更幸福的高铁行。(胡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