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改造,运能大为提高。但随着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工农业和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铁路运力远远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建设成昆铁路复线势在必行。
2007年10月,在沿线政府和百姓翘首期盼之下,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广 (广通)昆 (昆明)复线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并于2014年1月正式开通运营。永仁至广通段2013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5月建成通车。
全线竣工后,新成昆线将主要承担客运功能、兼顾货运功能,老成昆线将主要承担货运功能和短途客运功能,昆明至成都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18小时缩短至7小时。
子承父业
汽车从元谋县城驶出15公里后,拐进一座小山坳,在一个僻静的院子里停了下来。院子里绿树成荫,芒果树上缀满青色的芒果。果园前一栋楼上,“永广铁路2标工程指挥部”几个大字分外醒目。
走下汽车,王自强先是感到很新奇,尔后又觉得很亲切——楼前宣传展板上那一幅幅成昆铁路老照片勾起了他的回忆。
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走向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由于部分路段被截弯取直,其总长度比老成昆线缩短近200公里。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以分段方式展开施工。其中,永仁至广通段全长120.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线路被分为6个标段。其中2标段位于元谋县物茂乡境内。
承担该段铁路线下工程施工的中国中铁一局集团五公司在组建工程指挥部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开展 “弘扬成昆铁路精神”主题活动。他们收集资料,制作成昆铁路历史展板;组织干部职工集体观看成昆历史纪录片……
“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的父辈们参加了老成昆铁路的建设。他们以路为家,风餐露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时隔50年,我们沿着父辈的足迹再战成昆,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铁一局集团永广铁路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秦高才说。
开工两年多来,2标的中心试验室、2号拌合站和所承建的丙满隧道出口、蜻蛉河特大桥、新康站被昆明铁路局评为 “样板工地”;指挥部在昆明局2014年及2015年标准化管理评比中,获得 “优秀项目部” “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昆明局、滇中铁路建设指挥部连续四次信誉评价中三次获得第一名。
在成绩面前,他们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更加相信精神的力量。
前不久,退休在张家口老家的王自强接到一个电话。中铁一局集团五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吉祥庆在电话中问他: “我们想请您到我们在云南的铁路工地上来,给年轻人讲讲成昆铁路的历史,您方便吗?”
“时隔50年,再回成昆线,这样的机会对于我太难得。”王自强当即答应下来。
1964年,响应毛主席 “成昆铁路要快修”的号召,30万筑路大军挺进大西南。那年9月,22岁的王自强从河北石家庄乘坐两天一夜的闷罐车抵达成都,又坐了两天的大卡车到达乐山市金口河镇。到了金口河镇后,施工便道还没修通,他用扁担挑着行李,步行七八公里走进成昆铁路工地,成为一名年轻的成昆铁路建设工人。
从那时起直至2002年退休,王自强的人生一直和铁路建设形影不离。
后生可畏
与大伙儿简单寒暄后,王自强来到成昆铁路永广段丙满隧道和蜻蛉河特大桥施工现常
老成昆线共有隧道427座,桥梁991座,桥隧比达到41.6%,曾被称为中国最难修的铁路。与之相比,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标准更高、施工难度更大,仅在永广段,桥隧比即高达85.5%。
永广段2标控制性工程丙满隧道全长2535米,为双线隧道,已于2015年9月顺利贯通。在宽敞明亮的隧道出口,74岁的王自强健步如飞,看见展板上介绍的新机械、新工法,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
1964年,王自强走进工地时,正赶上成昆铁路第二长遂、6701米的关村坝隧道复工后的第一茬活。
当时的情景,王自强记得特别清楚: “刚开始时,打隧道用的还是干风钻,出渣工具只有掏盘和撮箕,掏盘的样子很像农民用的锄头,撮箕就是大簸箕。一茬炮下来后,我们全身上下都布满了灰尘……”
成昆铁路建设前,我国隧道成洞平均速度只有20米左右。1965年,经过施工人员不断改进工艺,关村坝隧道创下了双口成洞各百米的纪录,中共中央为此专门发来贺电。
“那时,月成洞百米是个非常了不起的速度,现在,6公里长的隧道对你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王自强扬起眉毛,说得轻描淡写。
丙满隧道正前方,一排高大的桥墩矗立在高山峡谷之间,犹如一队威武雄壮的士兵。仰望着高耸入云的桥墩,王自强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皱纹犹如湖面的涟漪在脸上四散开来。
中铁一局集团永广铁路指挥部一分部经理吴国江向王自强介绍说,1637.72米长的蜻蛉河特大桥是成昆铁路永广段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最高墩身117米,加上桥梁高度最终可达到128米,约有40层楼高,为目前云南在建的铁路最高桥墩。
“蜻蛉河特大桥施工中引进了世界先进的BIM施工技术。”吴国江接着介绍说, “BIM是近年来新兴的工程信息技术。通过BIM,施工人员可以对重点施工部位进行三维建模,为施工方案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保证了特大桥安全、质量、进度目标受控。”
“真是和以前太不一样了。”王自强一边感叹,一边拿出手机,把展板上的BIM技术介绍拍了下来。
介绍完BIM技术,工作人员拿出一架无人机。在地面上盘旋几秒钟后,无人机 “噌”的一声腾空而起,一眨眼工夫,就飞到百米桥墩上空,变成了一个小白点。
“无人机去哪儿了?”现场许多人纷纷仰头寻找。
“我看见了,在那儿呢1王自强仰起头,抬起右手挡住直射的阳光,笑容顺着嘴角荡漾开来。
从工地回来,王自强非常感慨。他说: “感慨的是,50年后,我能再有机会走进成昆线;震撼的是现在科学的进步,无人机航拍、BIM,在我们那个时候真的是没法想象。”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埃”王自强声音洪亮,脸泛红光,脸上的皱纹消失不见,怎么看也不像74岁的老人。
本文图片均由唐克军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