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凌晨4时50分许,在先锋路古铁市场门前路段,一辆14路公交车与一辆运送清油的货运火车相撞。火车2节油罐脱轨,公交车驾驶员腿部轻微受伤,被困车内,后被附近的市民救出,所幸车内并无其他乘客。(中国网12月23日)

同样是交通工具,一个是地面开的,一个是钢轨跑的,竟然撞到了一起,震惊的同时也不得不令人深思。可知,看似平静的铁路道口暗藏多少危险,呼啸的列车,上万伏的电压,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暴打女司机”事件到现如今的“汽车与火车抢道”事件,笔者看来,每一次的任性抢道无非都是“路怒”在作怪。“宁等三分,不抢一秒”,当前很多驾驶员都存在“路怒”和安全驾驶意识薄弱的情绪,更有一些司机驾驶存在这样难以的驾驶陋习,这些司机驾驶员遇到拥堵、抢道时,都必须给自己让路。就像此次事件中,货运列车已经在可视范围内时,公交车司机却还心存侥幸强行冲过道口,这无异于是拿生命开玩笑。这是典型“路怒”造成的“人祸”。

其次,民众安全出行、遵守交通规则意识薄弱。众所周知,铁路部门每年都会定期深入村庄、学校等场合开展安全宣讲,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不断加大安全知识宣传的力度;也到处树立警示牌和书写警示标语,还不断完善铁路周边的安全措施,可依然存在向本事件中无视道口值班人员强行冲卡的现象。

此外,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非常严重。从新闻中我们了解到在事发前的几十秒时间里有多辆车抢越。显然侥幸心理加之从众心理是这些驾驶员上演“速度与激情”的主要诱因。如果我们少一些侥幸心理,多一些安全意识,少一些从众心理,多一些自我保护,许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道口交通事故的隐蔽性和突发性,造成道口交通事故的难以预防,极大伤害了沿线民众。 表面看来是“路怒”情绪与安全意识欠缺的问题,深层凸显的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还触及到一些交通法律问题。那么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笔者看来还需多方努力。第一,进一步加强民众安全意识的教育,为“路怒”情绪浇水降温,从而提高民众的文明素质以及规范意识。第二,在交通事故多发的道口,不妨合理的修建天桥或隧道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尽快合理规划铁路与公路如何协调的交通问题。第三,铁路道口值班人员进一步加强道口管理力度,提高道口交通秩序。

汽车“撞翻”火车暴露出非常大的社会问题,还需多方问责与反思,希望各方能够警醒。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每个人都要补上安全出行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