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9日讯 9月19日,冠名为“洛阳白云山号”的“洛阳—北京西”专列从洛阳首发,开往首都北京。据了解,自即日起至9月30日,前往白云山景区游览的游客,凭“洛阳白云山号”列车即K269/270次列车车票,可享受免门票的优惠。(9月22日 凤凰网)

和许多航班一样,现在的列车不仅以普速列车、快速列车、高铁、动车组来区分,如今不同地区的列车也有了个性化的名字,诸如“敦煌号”等以旅游景点命名的列车,“中国联通号”等企业冠名列车,以及“绿滋肴”号等以当地特产命名的列车,让列车也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被冠名,在我们生活中实际上是司空见惯的。企业赞助活动,或者是电视节目,这些都是冠名的一种手段。列车冠名,不过是铁路更好融入市场的一种尝试,而这种尝试是大胆的也是成功的。

列车冠名,在列车车体加上企业的名称,在车厢内增加企业相关资料,这是一种有行的广告方式。列车作为旅客较为集中的地方,是企业增加知名度、拓展宣传营销、创效经营的有效手段,而对铁路企业而言,可以把列车媒体资源得到高效地开发利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列车冠名,对企业和铁路来说,其实是互利双赢的事。在铁路改革的今天,这样是有利于铁路发展的。

当然,列车冠名不能简单地换个车牌标志,举行个“开行仪式”,还需要想尽办法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手段,吸引旅客关注。而凭“洛阳白云山号”列车即K269/270次列车车票,可享受免门票的优惠,这就是一种自愿的有效整合。不但能够方便旅客,还能增加当地旅游收入,更能增加地区的知名度。类似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与当地酒店联合,给予旅客优惠,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

而我们也真诚希望,铁路把列车冠名之路越走越好,充分融入市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