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网站刊登了关于建设沿江高铁的消息,内容为一条从上海经合肥到武汉、成都的沿江高铁已经提上日程。相关省份已经提出这一设想,但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没有列入正在讨论中的国家“十三五”规划草案。
据悉,按照设想,沿江高铁起于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和重庆等城市,底站在成都,串联长江沿线的22个城市,全程采用时速350公里的标准修建。
借着时下在全国各地兴起的高铁建设热潮之东风,沿江高铁的提出甚为顺和社情民意。而出于对高铁引领经济的美好愿景,规划中的沿江高铁所经过地区省份也都对此寄予很大期盼,这也是很自然的正常反映。对于高铁拉动地方经济的显著作用,已有很多先例可循,笔者也并无异议。但对于沿江高铁的建设,笔者这里倒有一些个人看法,以供交流。
首先为什么沿江高铁所经过地区大城市也为数不少,但时至今日在全国主要高铁网络业已基本成型的情形下,才想到建设沿江高铁呢?而且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并没有列入正在讨论中的国家“十三五”规划草案。
可见,从高铁建设规划的时间先后顺序上,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建设沿江高铁的审慎态度。而纵观我国铁路交通现状就不难发现,不论是在建设密度还是在建设规模上,南北走向都要明显强过东西走向。诸如京广、京沪、京九等都是知名度很高的铁路线,东西走向除了老牌的陇海铁路外,其他都不太出彩。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形与我国的城市分布格局和经济带有很大关系。以北京、天津为主的北方京津唐地区,和以上海、南京为主的沪宁杭地区,以及广州周边的珠三角地区,都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带。用铁路连接这些城市扎堆的经济活跃地区,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屡呈领跑者姿态,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而中东部地区从南到北的经济发展在整体上没有过大的差距,这就在客观上就造成东西走向的铁路建设落后于南北方向。
其次,建设沿江高铁有其特殊性。沿江高铁的“江”不是普通的江,是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运,这也是与其他高铁建设地区明显不同的地方。正因为有长江航运的存在,铁路货运的压力没有其他地区那么突出。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同属西部落后地区的贵州、广西,就能优先建成贵广、南广高铁,而四川、湖北等省在时间上却被列为第二梯队的原因。推而广之,位于大西北的兰新高铁之所以优先修建,除了具有国家战略安全需要外亦是如此。
最后,沿江高铁之所以如今仍在讨论阶段,还在于目前除了个别地段外,现有沿江铁路已基本成型。鉴于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现状,再建一条高标准的高铁线路,似有利用价值不高的嫌疑。成都、重庆偏隅四川盆地,相互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其高铁网络不久将与周边的西安、郑州进行有效衔接。中部的武汉占据九省通衢,不存在交通问题。上海、南京更是轨道交通高度发达的地区,对于建设沿江高铁态度并不十分在意。到是安徽的合肥对此积极性很高,这也难怪。合肥的城市地理位置本就不临长江,经济发展有边缘化的倾向,如果借新建沿江高铁融入长江经济带,那城市的发展前景将会变得尤为可期。
综上所述,对于建设沿江高铁,从长远角度看是有必要的。但放在当下,仿佛也并没有特别紧急的现实需要。尤其是在铁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上,国家已不再大包大揽,如果能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倒也可以列入规划之中。否则,缓一缓也无伤大雅。(李永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