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屏上的列车时刻表、听觉上的车站广播、以至于手机上的各类站车APP,共同构成了一个几乎“无死角”的信息化服务系统。

信息化服务,通常可以理解为通过信息化手段,比如微信、二维码、电脑网络、手机、通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信息化服务已经被各行各业所运用,铁路也不例外。

尽管旅客在火车站内能获得更多直观上的信息感受,但事实是,在步入火车站乘车的数天之前,只要他们连接上网络,便可以在12306网站上查询并购票,在各种铁路部门微博、微信上获取海量的铁路服务信息。

铁路在探索运用新媒体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路上已经走了多远?一组数据也许可以给出答案:截至2014年12月底,全路共开通微博账号1751个,粉丝总数5036万人,日均发布信息1.2万余条;开通微信账号498个,总关注人数133万人,日均发布信息2800余条;开发上线移动客户端17个,总下载量41万次,日均发布信息300余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数字的增长,体现的其实是铁路服务形式的不断创新和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广大旅客对铁路服务的满意度和信赖度也是有增无减。

服务无止境。在已取得的成绩面前,铁路部门没有满足,仍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今年4月,铁路95306网站正式上线运行。 “买票请到12306,发货请到95306”这句话也出现在铁路新版火车票上,让旅客和货主印象深刻。

同时,今年以来,各大铁路局不断畅通信息渠道,探索 “互联网+”服务模式,推出手机站车服务APP,以更好地满足旅客多样化服务需求。

今年2月,全国首台 “铁路旅客云服务”设备亮相郑州东站,并于春运期间正式投入使用。“云服务”将人工渠道与电子渠道结合起来,除包含遗失物品查询登记、免费电话、铁路业务咨询、列车信息查询等业务外,还有独特的远程视频服务,旅客可以通过设备上的 “求助”功能与后台服务人员面对面沟通,实现零距离服务。此外,旅客还可以通过扫描身份证,免费拨打电话3分钟。而在旅客满意度的背后,郑州铁路局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应急预案,确保服务质量。

此外,各大铁路局管内车站的WIFI覆盖率不断提高,让无数的旅客从中受益。旅客只要进入车站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即可实现轻松上网,通过铁路网站、微博、微信等查询列车信息 (车次查询、站站查询、晚点列车、停运列车等)和失物登记、购票指南、候车指南、搬运服务、商业指南、站区交通和旅客留言等内容。

信息化服务的核心始终在于 “服务”二字。近年来,围绕 “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目标,铁路一直在用不变的真情与实意,不断丰富、创新服务形式,信息化服务便是其中之一。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铁路践行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服务理念的直接体现。信息化服务,让你乘火车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