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君,郑州北站海棠寺车站信号员兼材料员,52岁,党员,个头不高,皮肤白净,说话办事都带着腼腆的笑。
俗话说:人与其名。陈沛君,君子也,从平凡小事中展现其君子之风,让人敬佩他、服他。
坚守岗位三十年如一日
在一个岗位干时间长,我们容易出现倦怠和松懈,就想换个工作干干。在车站信号员岗位上,陈沛君一干就是30年,身边的同事走了一茬又一茬,他还坚守在信号员的岗位上。曾有人劝他找领导换个岗位,他这样回答:“什么活都是干,我是党员,不能挑肥拣瘦,给领导找麻烦。看到列车在我的信号开放下安全通过,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30年来,他一板一眼地按章操作,一丝不苟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有一次调车作业中,连结员在十、五、三车距离显示上不准确,陈沛君发现这个问题立即纠正,并指出小疏忽带来的大危害。正是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他的工作没出一次差错。
30年来,每轮到他的班,陈沛君总是第一个到,把室内卫生打扫成一尘不染,烧好开水灌满每个杯子,帮助值班员整理调度命令卷等,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提起陈沛君,大伙儿不由竖起大拇指:“老陈,老党员,真不赖!”
精打细算唱好节支经
去年,车站材料员李师傅退休了,大伙儿一致推荐陈沛君接任。“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一定会当好这个‘管家’!”这是陈沛君上任誓言,也是他很快胜任这份工作的秘诀。
平时,车站里电水壶、插座、休息室床板等东西坏了,陈沛君总是自己先琢磨一番,看能不能修好,修不好再买新的。对于生产用品,他本着满足生产情况下精打细算,不浪费分毫,成为同事嘴里的“老抠”。
陈沛君手中有一个小账本,写满了厚厚一沓子,清晰记录着每一笔节省的款项。如今年3月9日,重新组装修理废旧电源插座,修好五个,按市场价35元一个,省175元;4月24日,修理货运进款室里保险柜,花了24元的材料费,如果请修理工260元修理,省236元。5月4日,修理休息室床板,省30元……
对于陈沛君的“抠”,陈沛君的精打细算,同事们没算过省了多少钱,但都服他、敬他。
拾金不昧显高尚品德
拾金不昧,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但拾金不昧的光环已褪去,仍有一部分人还在发扬这份高尚品德,陈沛君就是其中一个。
去年5月15号上午,下班的陈沛君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农业路和南阳路交叉口出,捡到一个女士钱包:1000多元的现金、工商银行工资存折1万多元、银联卡、身份证,还有一个订货单。怕失主回来找,他站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等到人。无奈之下,陈沛君返回了车站,向车站党总支部书记张顺喜汇报了这件事。经张顺喜提醒,他仔细检查钱包发现包内有失主的联系方式,立即电话联系到失主。
半个小时后,失主王女士急急匆匆地赶来认领。陈沛君等人仔细确认信息无误后,清点钱包内物品并归还于王女士。王女士拿着失而复得的钱包,从包里抽出200块钱递给陈沛君,感激的说:“谢谢,太感谢了!小小心意请您收下!”憨厚的陈沛君连连摆手:“举手之劳,不用客气!”
这就是陈沛君,做着一件件平凡而又不简单的小事,流露出淡淡如水的君子之风,令人敬佩和学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