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北车要在波士顿建厂修造地铁车厢,现在进展怎么样?”、“中国高铁进入美国市场还要等待多久?”……在哈佛大学礼堂里,中国北车副总裁余卫平刚刚做完大会发言,学生们又涌向讲台将他围住,继续发问。余卫平26日应邀在哈佛中国论坛发表题为《高铁改变生活》的演讲,介绍北车以及中国高铁“走出去”计划。“目前建厂进展顺利,你们很快就能坐上中国制造的新地铁。进入美国高铁市场难度比较大,但是我们绝不会放弃努力,”余卫平说。(4月30日《搜狐财经》)
挟去年10月中国北车中标284辆波士顿地铁车厢采购合同,并将在波士顿附近的春田市建组装厂的东风,北车副总裁余卫平应邀在哈弗大学进行演讲。通读全文,余卫平先生之演讲风趣睿智之中又不乏对美准入机制的善意调侃,无不显示出如今走出去的中国制造已远非以往的传统印象,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踏步积极拓展的中国北车,再次提醒一向以世界老大自居的美国人,中国人正在健步朝你们走来。
目前为止,开拓美国市场一直是中国铁路高端设备制造的重点工作。毫无疑问,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的高度发达全球有目共睹。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在各领域都是世界同行业的标杆,比方说在高铁方面,美国甚至还不如邻国加拿大。当然,这也并不影响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具科技创造力的国家。不过,对于国外企业进入美国本土,美国政界从上到下习惯上都会感到有些不舒服。
对此余卫平先生的演讲开宗明义,坦诚至真。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向美国向西方学习的脚步。并拿出1872年的照片,里面有30名幼童,是中国政府派往美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其中有一个幼童后来成为“中国铁路之父”。他叫詹天佑,一个中国人耳熟名详的名字。并直言1897年波士顿地铁的开通,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轨道交通。
余卫平先生所说是历史的回忆,也是美国昔日铁路轨道交通的辉煌再现。但随后所说:“118年后的今天,我们要用中国的地铁列车,让波士顿重新回到城市交通世界领先的位置。”这句话无不是在提醒美国人要认识如今轨道交通落后的现实,并接受更为先进的轨道科技。
美国国情和体制的不同,造成轨道交通发展相对缓慢。但以北车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高端制造商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努力开拓这一市场。对此,余卫平先生演讲中的一句话作了最好的回答:“其实,中国的铁路装备制造能力相当强大。我的梦想是为美国的高速铁路网提供列车,从纽约到迈阿密、从西雅图到圣迭戈、从波士顿到旧金山,一张上万公里的铁路网,飞驰着我们一起设计和制造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要是那样,听完我今天的演讲一个多小时后你们就能去纽约与男朋友、女朋友约会了。不过令我沮丧的是,这个方案可能要在美国国会讨论100年,你我不知还有没有机会。”
为余卫平先生的给力演讲喝彩!(李永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