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起,广州、深圳开往北京、上海方向的高铁动卧列车,在实行季节性票价折扣的基础上,将对购买往返动卧车票的返程车票给予8折优惠。双重优惠后,广州南至上海虹桥间高铁动卧票最低448元,广州南至北京西的动卧票低至560元,均比同时段的机票还便宜。(4月10日 新快报)
近期高铁动卧可谓“连放大招”:先是京沪广深四地高铁推“整包购买”便利全家出行;又有“女宾专用包房”呵护独自乘车女性;再加上票价实现季节性调整与“折上折”优惠,简直是给旅客送了一份连环大礼包。另外,距“五一”小长假半月有余,12306就放出了4月30日安排增开高铁动卧列车19列的消息,为旅客出行进一步提供方便。
自此,“高冷范儿”的高铁动卧一改“价格高”、“不划算”的面貌,实实在在地接了一回地气。自开通之日起,高铁动卧就长了一张“贵族脸”,其相对昂贵的票价饱受各界争议。在竞争激烈的公共交通领域,“用价格说话”成为重要的衡量准绳,高铁动卧这一系列措施表明了铁路部门的态度和决心,也标志着客运价格放开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笔者认为,铁路部门适应市场规律进行价格调整从三个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广大旅客受益。“低于高铁二等座及同时段机票”,其价格本身就对消费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打消了“望动卧票价而生畏”的部分潜在旅客的后顾之忧。高铁本身就有舒适、快速、准时、受天气因素制约小、适合各年龄段旅客乘坐等优势,加上“经济实惠”的标签,对客源的吸引力大大增加。
二是增强铁路自身竞争力。放开思路、面向市场是改革的突破口,长久以来铁路部门都主要受控于政府定价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时候将服务放进市场进行检验。运用价格调节杠杆,预留市场盈利空间,有助于铁路部门打开新的客运营销局面,借助市场机制来提高自我调节和自主发展能力,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是激发交通运输行业活力。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一举一动都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冲击。铁路只有合理运用价格杠杆、提升用户体验感,才能在激烈的交通运输之争中找到优势。目前针对高铁动卧的系列举措是铁路部门打出的“价格牌”、“服务牌”,是尊重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之举,也是探索的第一步。未来逐步融入市场后,公共交通领域或将打破垄断局面,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形成良性竞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