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世忠 卢海顺

“成品油300万吨、日均装运130车,这是我们今年通过铁路的预计发运量。一季度,我们通过铁路共发运成品油10965车,共计562514吨。”4月9日,中石油西北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单再兴笑盈盈地说, “我们的油品能及时发运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铁路运输功不可没。”

作为国家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项目之一,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的每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工程自2012年6月完工后,日均成品油产量达1万吨,约占内蒙古中西部供油量的90%,并逐步成为了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 “经济金三角”地区的主要成品油供应基地。

“目前,他们每月通过铁路发运成品油18.3万吨,日均发运6101吨。”呼和浩特货运中心白塔车间主任赵淑玲指着白塔工交场一列列油罐车告诉记者, “作为 ‘油龙’快进快出的必经之地,白塔站工作人员不仅积极上门营销,把服务链条延伸到炼油厂乃至各个西北销售商,还指定专人逐日落实空、重车数量,加强统筹协调,加快车辆周转。与去年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发运量足足增加了1476车、113130吨。”

在确保发运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呼和浩特货运中心并未放松对油品运输安全的要求。

汽、柴油运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安全措施的要求格外严格。呼和浩特货运中心在油罐车取送过程中,坚持外勤货运员、车号员、助理值班员和厂商共同盯控油罐车装车、取车、送车、卸车的原则,多管齐下确保安全。工交场货运员提前到较开阔的场地进行检查,发现有上盖开启、螺栓未拧等情况就会立刻命令全列退回炼厂,整治完毕后再行发车。货检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装载罐车的要求,加大对排油阀、油盖和车辆状态的检查力度,他们要求企业方装载货物的罐车体积严格执行 “不低于83%、不高于95%”的标准,同时规定企业必须提供每辆车的年检合格证,确保 “油龙”的安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