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台 《星光大道》。他叫彭少阳,一个让音符歌唱的快乐巡道工。

3月28日星期六晚,央视一套 《星光大道》精彩开播。节目中,一座独特的铁路钢钟尤为引人注目,主持人 “毕姥爷”用它即兴演奏,美妙的音符激情飞舞,现场观众掌声雷动。这座钢钟的设计者就是5号选手彭少阳,来自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的一名巡道工。

彭少阳,一名普通的铁路一线工人,他是如何让音符一路歌唱,从大巴山飞向央视?春光烂漫的四月天,他将那些音乐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个夹火腿的烤馒头

“从1988年到2000年,我拜师学艺10多年,一直忘不了那个香喷喷的烤馒头。”回忆当年痴迷音乐的时光,彭少阳的一双眼睛神采奕奕。

彭少阳的童年是灰色的。1岁时,父亲去世;3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失去双亲的他由姐姐抚养到18岁,进入军营成为一名士兵。

彭少阳从小就喜欢音乐。那时生活条件困难,买不起乐器的他经常带着一把七个眼的小口琴,走到哪里吹到哪里。到了部队,他组织了一个口琴队,带着一帮战士跟他吹口琴。

1983年,当上班长的彭少阳迷上了吉他。当时一把吉他卖45元钱,而他一个月只有6元的补贴,如果靠自己一分一分地攒,得花一年多时间。一天,看到军营垃圾堆里的骨头,他忽然有了主意。他找来一个架子车,捡了一车骨头,卖了60元钱,不仅给自己买了一把吉他,还买了几把口琴送给战友们。

1985年退役后,彭少阳成了大巴山里的一名巡道工,每天背着工具包,徒步查看线路设备。工余时间,他又吹又弹又唱,给大伙儿带来欢乐的同时,还代表一线职工参加了西安局的卡拉OK大赛,激情演唱了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只可惜最后只得了倒数第二名。

心里不服气的彭少阳决定自学音乐。从1988年起,每到工休,他就坐上火车, “慢摇”20多个小时,一路出巴山、上秦岭、过关中、进省城,去陕西省歌舞剧院参加业余辅导班,上一堂45分钟的辅导课,再坐20多个小时火车回巴山。一来二往,他认识了剧院的一位何老师,两人成了忘年交。

1992年,彭少阳代表西安局参加第五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拔赛,最后进入陕西赛区决赛。何老师有学生担任评委,比赛前,她叮咛彭少阳: “你去找找,说你是我学生。”

“到了赛场,我怎么也张不开口,咱唱歌凭真本事。想了想,我没有去找,结果选拔6名选手,我得了第七名,与第六名只差0.02分。”彭少阳回忆道, “回到剧院后,何老师没有批评我,反而表扬我,说做人就得诚实正直。”

当时天色已晚,彭少阳还得坐火车赶回巴山上班。何老师给他烤了一个馒头,夹了根意大利火腿肠,又拿了一包牛奶给他。

“那时穷,别说吃,见都没见过火腿肠,那个香呀,嚼到了心里。到现在,我一直记着那个香喷喷的夹有意大利火腿肠的烤馒头,记着何老师,可能一辈子都忘不掉喽。”彭少阳感慨地说。

十多年来,彭少阳一直在巴山到西安的火车上奔波,追逐着自己的音乐梦想。

一首巡道工的 《巴山星》

青山睡了,大地睡了,月色静悄悄啊静悄悄。在那茫茫的云雾中,有一颗明星在轻轻地飘,照亮了深谷,照亮了长桥,伴随着列车在夜色中轻轻地摇。啊,那是巡道工手中的明灯,那是我们的心儿在燃烧。

城市睡了,乡村睡了,月色静悄悄啊静悄悄。在那巴山的夜雨中,有一颗明星在轻轻地飘,照亮了钢轨,照亮了隧道,伴随着列车在夜雨中轻轻地摇。啊,那是巡道工手中的明灯,那是我们的青春在燃烧。

这首 《巴山星》,是彭少阳专门为巡道工谱写的歌曲,也是他自己谱曲填词创作的第一首歌。

彭少阳的工作地巴山工务车间矮摊线桥工区坐落在大巴山腹地,车间管内线路90%以上为桥梁隧道,素有“空中铁道” “地下长廊”之称,至今已实现安全生产37年,孕育了闻名全国的巴山精神。

襄渝线穿行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大巴山区,需要铁路职工分分秒秒的守护。30年来,巡道工彭少阳年复一年地徒步行走在大巴山,日复一日地巡查线路、桥梁、隧道,累了、烦闷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听听山泉的声响,看看山上那些不知名的花儿。

1993年7月的一天,彭少阳巡查完线路返回工区时,天色已暗了下来。一抬头,只见夜空群星闪烁,像一只只眼睛深情地注视着自己。他又望向前方,发现不远处的桥梁上,刚干完活的工友也正往回走,他们手中的手电筒散发着光芒,远远看去,像一颗颗星星在闪耀。他的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一种强烈的渴望,要把这个美丽的瞬间写下来。他从巡道包里掏出笔记本,蹲在线路旁的山坡上,借助手电筒的光芒,一口气写完歌词,接着开始哼唱,一顺溜谱写了曲子。一路奔回工区,他给工友们唱起这首《巴山星》,大家立即兴奋地鼓掌,说“太好听了,咱巡道工有自己的歌了”。

在山高涧深的大巴山,彭少阳用歌声回报枯燥的工余生活。他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大山在欢笑,泉水在歌唱,疲惫悄然化解了,一些烦恼不见了,单调的工作也变得有趣了。他开始把音乐与铁路结合在一起,在火热的工作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并把这种快乐不断地传递给工友们。

彭少阳自掏腰包购买音乐书籍,不断学习充电,又陆续创作了 《巡道归来》 《老工长》 《深情巴山》等歌曲。在业余时间,他学会了用十多种乐器演奏,还利用16块废旧钢轨鱼尾夹板制作了一座铁路钢钟,经过不断校正音准,演奏出了美妙的旋律。他成了巴山小有名气的 “铁道音乐家”。

一场未完成的音乐梦

“实在太不容易,让人直想哭。”想起登上央视 《星光大道》舞台的一路历程,彭少阳感慨万分。

2012年,在工友们的鼓励下,彭少阳在网上报名参加了 《星光大道》。海选入围后,他到北京又赛了2轮,终于通过初试,于今年1月14日接到了 《星光大道》栏目组的正式比赛邀请。

在3月28日播出的周赛中,彭少阳在五个参赛者中年龄最大。开场第一关,他唱了一首 《怀念战友》。资深音乐人老猫点评道: “5号彭师傅正应了那句话,咱们工人有力量,体魄强壮,唱歌底气十足,唱着唱着伴奏乐队不要了,唱着唱着又找回来了,很多专业歌手都做不到。”

第二关才艺大比拼时, 《星光大道》2012年总决赛人气冠军郭涛倾力助演。当彭少阳用埙、笛子和排箫激情演奏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郭涛和几位美女犹如从天山雪域飘然降临,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互动环节,主持人当看到由彭少阳设计、巴山工务车间工友们一起制作的铁路钢钟时,对一线铁路工人的智慧和勤俭感到非常惊讶。这个重达200多公斤的钢钟从偏远的大巴山被拉上了 《星光大道》的舞台。 “毕姥爷”随即用小锤敲打起 《铁道游击队》的旋律,声音清脆悦耳。

在选手们的精彩表演和角逐下,彭少阳没能进入第三关。面对主持人递来的话筒,他动情地说: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巡道工,能够站上《星光大道》这个舞台已经很知足了。但我不会放弃对音乐的梦想,感谢评委,感谢 ‘毕姥爷’,感谢西安局和安康工务段巴山车间,感谢大家,再见!”

彭少阳将话筒递给主持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后台。在后台,为他助阵的郭涛着急地说: “你急着下来干嘛呀?以往节目里,主持人会挽留你,给你一个机会,把第三关准备的节目表演一下,你却转身就走了。”

“第二关被打下来,我有点蒙,说完离别留言就走了,没有想那么多。”彭少阳回应道。在第三关,彭少阳原计划要以大巴山为背景,坐在台阶上,弹着心爱的吉他,深情地演唱自己谱写的 《深情巴山》,抒发自己对美丽家乡的热爱。

“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星光大道》这个大舞台上得到一次检验。昨天晚上,我又写了一首 《你是巴山最美的花蕊》,正在谱曲,准备在第34届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上表演。”彭少阳笑着对记者说。

彭少阳在艰苦的大巴山里已经当了30年的巡道工,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这里。在艰苦而单调的巡道工作中,他坚定而乐观,用音符谱写着一个普通铁路工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安康工务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