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信这个交流媒介开始运作以来,目前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无论是年轻一族,还是中年人,都在利用它发表、转发一些文章、图片,一些群体也设立了微信公众号,用于特定团体的思想交流,铁路职工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也不例外。
自从相关的信息平台开通以来,铁路职工积累多年的各种对于铁路行业的积怨、想法都逐渐的显露出来。这些问题经过归类,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铁路职工的收入问题,原来是国企里数得着的“铁老大”,无论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方面,都有着令人艳羡的资本。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铁路职工的风光不再,收入虽然增长不少,但是相对于其他国有行业,还是差距越来越大,从心理层面上的优越感上也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二是子女就业问题,铁路工作由于工作性质,流动性比较大,需常年在外,不能照顾家庭,而自觉学习的孩子不是很多,造成家里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院校,铁路系统已经多年没有直接从本系统子女中招工,从而造成就业困难。老职工退休,子女直接接班的惯例也已经停止运作多年。
三是工作中的压力大,随着工作任务量的加大,来自安全方面的问题和考核方面的压力,随着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种监控的不断投入运用,能在工作中偷机取巧的环节越来越少,每月的工资收入似乎不再容易做到旱涝保收。
四是机关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互不沟通,造成相互之间的猜忌和误解,机关认为现场工作压力小、收入高;而现场的职工认为机关下现场就是为了整治大家、给现场职工穿小鞋,总认为机关的灰色收入多。造成了机关与现场工作人员的对立情绪有所增加。
在这些微信平台上发表的言论,有的基本上说还可以算是实事求是或者与现实出入不大,有的则是夸大了事实,片面的渲染那些看似不公正却又暂时解决不了的现象,扩大了某些负面情绪和影响。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铁路目前的现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多年的积累。铁路的工作流动性大,经常的跑车、下沿线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总有轮休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多陪陪孩子、做做家务,与孩子多沟通,目前的通信手段还算发达,即使上班的时间,也可以利用工余时间多与家里沟通,应该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能上班时间顾不上家,就真的做的跟家的沟通与世隔绝;下班时间又去放纵自己,或者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愿望,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与家人的团聚并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成一个家,对家庭也要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铁路行业普遍收入低也是存在的现象,但是跟社会其他行业的老百姓相比,还能达到“温饱”的水平。铁路的基本建设规模维持在一定水平,它和职工收入水平的增长确实构成了一把双刃剑;但同时也造就了铁路在整个运输市场中保持一定份额,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使更多的旅客和货源选择铁路这种运输方式,使铁路不再成为其他大国传说中的“夕阳产业”,也让广大的铁路职工不再受“铁路末日论”阴影的袭扰和困惑,让铁路在各种交通方式的竞争中不再处于劣势,让铁路在下一步的竞争中充满后劲。
对于一些言论,大家要理性的对待,对现实不满,可以发泄,如果憋在心里,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但是牢骚发完了,是不是也该冷静、理性的想想,问题出来了,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和克服,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大家都不是小孩子,现在是自由发展的社会,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当然可以选择去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铁路职工还是围着这两条钢轨生存,选择了铁路这个行业,就要去理解它的现状和困难,我们作为铁路大家庭的一分子,就要替他着想、共谋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