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段尼木信号工区管辖内茶巴拉站的 “天窗”检修日。

“轨道绝缘电阻一定要大于20欧姆。”工长东禄山在一旁叮嘱道。在高原炙热的阳光下,身着工服的信号工有的拿着万用表测试道岔动作电流,有的拿着米尺测量信号机限界,有的检查轨道电路绝缘状态,动作干净利落。

正午时分,天气骤变,一股冷风猛烈地从四面扑来,卷带着沙砾打得人双颊生疼。20米开外,已辨不清田地树木。狂风明显加大了检修的难度,虽近在咫尺,但他们只能靠手势交流,对讲机里的室内外联控变成了声嘶力竭的吼叫。

“这点沙尘暴算不了什么,冬天这里的风更大。”青工吴锦州说。高原的天气阴晴变幻只在须臾之间,一个小时后,大家的耳畔安静下来,太阳继续发出耀眼的光。

在赶往下一个施工点时,来自甘肃白银的青工韩国阳扫了扫身上的尘土,告诉记者: “艰苦的环境最能锻炼人,我要在这里将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基本功练好。”

由于管辖区段点多线长,铁路信号工常年奔波于辖区各站之间,刚巡检完这个站的设备,下一个站的巡检任务马上又来了。在路上,车内异常安静,除了司机打起十二分精神紧盯崎岖的道路外,信号工们都闭上眼睛,抓紧时间小睡一会儿。 “这里的平均海拔有4000米,一晚要醒来好几回。为了养好精神工作,我们都会利用途中的时间小眯一会儿。”职工田均昌解释道。

由于拉日线地处雅鲁藏布江峡谷地带,许多接近轨都设在长大隧道当中。因长年不见阳光,单程4公里多的隧道内变得格外阴冷,棉大衣成了职工们四季常备的 “护身法宝”。将近5小时的隧道检测工作在寒冷、缺氧的条件下变得异常辛苦,信号工只能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线在隧道中徒步检查每一条轨道电路、每一个补偿电容、每一架信号机。为了节省体力,大家除了安全、作业用语外尽量减少一切对话,粗重的呼吸声在隧道内显得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