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昊
图为人大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 本报特派记者陈涛 摄
今天,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的日子,标志着2015年两会圆满落幕;恰巧,今天也是铁路春运的最后一天,历时40天的2015年春运正式结束。
两会召开的时间和春运后期的时间,时间段上吻合,与铁路相关的内容,更是两会代表委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于是,一些记忆与片段就这样不经意地浮现在眼前:
——来自全国各地的1021名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分乘72列高铁列车陆续抵京,列车变身为代表委员们流动的 “议事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铁路”这个关键词一共有9次,特别是“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都与铁路息息相关;
——来自铁路系统的两会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李和平表示,这是他连续第八次聆听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听到反复提到铁路工作,说明国家对铁路工作高度重视,也说明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更说明铁路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两会即将结束时,相机镜头将一抹熟悉的 “铁路蓝”与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定格在一起。认可与肯定、希望与期待,让来自铁路系统的两会代表委员感到振奋与鼓舞,也感受到压力和责任。
“我要给中国高铁点赞,去年一年铁路真是蛮拼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12月26日贵广、南广、兰新高铁同时开通运营,真可谓是宛如惊鸿,唯美了中国。”在某网站开设的《两会直通车》栏目里,网友 “任性高铁”这样评价中国铁路去年作出的贡献。去年一年,中国新建铁路投产里程8427公里,截至去年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
曾经,有人把旅途形容成羁旅,隐含着心灵的牵绊,更显示出旅途的漫长与困顿。在北京六里桥某火锅店打工的云南 “80后”小伙子小李,今年是第七年在北京打工。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他时,他说: “虽然离北京西站挺近的,我要买票回家还是去火锅店旁边的代售点,多花几块钱,火车票就买到了,很方便,坐火车也比以前花的时间短了,车站、车上的环境也好多了。”
小李打工的火锅店距离北京西站的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左右,坐公交车也仅仅只有两站地,小李到代售点购票图的就是方便。像小李这样有同样感受的旅客这两年越来越多,在购票、候车、乘车等环节,铁路将服务做得更精准也更精致,让 “三个出行”能够真正成为所有旅客共享的现实。
两会期间,很多人在网上表达着希望2015年高铁开进家乡的意愿。网友希望今后的出行更加便捷与便利,参与两会的铁路系统代表委员则更是憧憬着2015年的铁路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朱惠刚希望北京铁路局能为打造 “轨道上的京津冀”贡献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刘柏盛提出昆明铁路局要努力为 “一带一路”提供运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黄强表示今年将更为关注铁路乃至大交通领域在 “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推动铁路技术标准走出去……
春天里的两会,承载着众多期盼和希望,政府工作报告也绘就了铁路2015年改革发展新蓝图: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
关注源于成绩,更源于发展。在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引领下,中国铁路必将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就像一位网友所言: “中国铁路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发展新成果的 ‘国家名片’,两会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铁路必将续写印刻着中国烙印的无上荣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