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全局日均装车数“任性”的下滑,让“小伙伴都惊呆了”。形势变化比预想得还要严峻,矛盾问题估计得更为复杂。当此关口,深化改革才是唯一出路。

传统的铁路货运主要提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等服务,自铁路总公司成立改革近两年时间,作了一系列的尝试,取得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改革成果。由于铁路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自成一体,缺失了三十多年市场化经济体验,要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市场,与现代物流接轨,实现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优势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应该看到铁路自身的高度集中化、大运能化、天然网络化、大国企可靠性等独一无二的优势,只要客观分析,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找准差距,合理制定扬长补短的措施,就会让一切皆有可能。笔者通过深入分析,认为,要进一步深化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当前应着力就五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

市场化观念要在货运职工思想上生根。思想决定行动,铁路货运职工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铁饭碗”、“吃大锅饭”的思想在基层中仍普遍存在,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压力感,主动适应、积极求变内在动力不足。要更加广泛深入地通过形式多样化、手段实用化的宣传教育,让职工随时随地感受到市场化宣染,入心入脑,固化市场化思维,最终达到思想自觉。要用制度规范作业行为,运用“鲶鱼效应”引入外部人才,激活内部人员环境,用实实在在的竞争事实激活市场化思维。只有普遍培养好职工市场竞争意识,运用好铁路强大的执行力优势,各项改革意图才会自上而下无偏差执行,才能达到改革的预定效果。

制度设计应更加市场化。要充分体现放权意识,有多大责任应配备多大权力,物流商机瞬息万变,应尽可能减少审批事项,也就是说,该让铁路局办的事放权下去,该让基层去做的事放手让其去做,减少干预,强化监督和考核。面对外部物流的市场化,铁路内部货运也要进行市场机制设计,不仅仅是个人市场化考核,组织机构也要体现市场化,不然无法对接和匹配,制约机制效果发挥。

设备设施加快按现代物流需求配置。加快规模化、现代化铁路物流中心改造和建设,形成多级中心构成强大的物流网络。推进集装化运输,提高全过程作业效率,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对受场地和条件而无法改造的货场,采用优势互补的方式与地方物流园区合作,强化集货和配送功能。

货运组织要进一步适应现代物流需要。发挥铁路大运力优势,培育和发展班列运输,实行班列客车化组织模式。参照现代物流理念,以服务为导向,修订现有货运规章制度。针对区域物流市场特点,制定差异化组织措施。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并逐步自建配送功能,为客户全方位提供全程物流服务。

信息手段向服务型深化。整合铁路现有信息资源,与合作港口、物流园区、物流企业进行信息交换,搭建公开和易操作的铁路货运大信息平台,强化平台管理、信息整合高效性和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

铁路货运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向现代物流转变是必由之路,应整体考虑,综合推进。只有立足于服务导向,顺应市场需要,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