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回答凤凰卫视凤凰网记者时讲到,根据我们这些年的源解析情况,主要在北京、天津和上海,机动车来源的大概占24%左右,这是平均水平。餐饮、汽修、装修涂料等活动所占比重大概在10%左右,这是排放的基本情况。那么,我们从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到,机动车及汽修的污染物排放,对地区空气的污染是非常大的,减少机动车数量,就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就会对我们的蓝天白云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快节奏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主格调,方便和快捷是人们的一致的意愿。于是,商业步行街和写字楼的配套越来越完善,街道上的汽车越来越多。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大批的有车族们簇拥在空间有限的公路上,发动机排气管不停地在排气,速度却比不上路边骑自行车的年轻小伙子。汽车,原本买来是为了创造方便和快捷,却不料路修得快买车的人增长得更快,难以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与此同时,大量的汽车尾气的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样的交通机能满足我们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的要求又能将环境污染物控制到最小排放呢?轨道交通便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轨道交通同公路相比较,在建设的过程中用地比较少,地区生态资源破坏比较小;铁路安全、运量大、全天候受气候环境影响小的特点也是公路运输无法比拟的;铁路的牵引动力,已逐步在向清洁能源电力发展,并且电气化铁路在铁路的运营里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电气化铁路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家都知道接近于零排放,再就是电力也在由火力发电向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过度,超高压的电力输送线路将电力从能源集中地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因而铁路无论是在建设阶段还是在运营期间,对地区的环境保护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从有了“雾霾”一词以来,我们就知道,每逢空气流动小的时候,各大城市及所在的地区,雾霾就会发生,有时雾霾就会很严重,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于是一些城市进行了机动车限行的措施来减轻雾霾的程度;再就是每逢节假日的时候,高速公路拥堵成了常态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也对所经地区的空气进行着污染。随着我国铁路大规模的建设,特别是高铁的逐渐成网,高铁及城际铁路公交化的开行,让两地间的时空距离在逐渐的缩短,一些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城市圈的形成,再加上即来即走的便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出行方式,有很多人已经放弃了驾车出行或上班,乘坐方便的旅客列车完成自己的旅行或上班等。如今,高铁、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运输方式在不断地发展,我们既免除了自己长途驾车的疲惫,又享受到了出行的方便和快捷,更为环保行动增添了一份属于我们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铁路会带领我们冲出“霾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