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浏览报纸和网页,经常可以看到报道铁路方面的事情,称赞者日渐增多,一改过去看到都是谴责铁路的文章。最近,看了一篇批评铁路的报道,引发感触,赘言几句。
我是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参加铁路工作十几年。过去,人们提起铁路,总是投来羡慕的目光,那时作为铁路职工真光荣,社会上的一些朋友能认识一个铁路朋友也感到脸上有光,弄套路服穿穿,搞个路徽戴戴,好像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铁路作为大众化的交通,成了人们出行依赖的主要工具,据说每年有十几亿人次坐火车,全国平均每人都要坐一次。这么多人都在审视铁路的工作,铁路的工作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受到众人的挑剔。
铁路的现状是什么呢?铁路作为一个行业,承担着车少人多这么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会说,多修路和多造车不就行了,是呀,国家这几年逐步富裕起来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修铁路,铁路本身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但是,与国家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铁路的发展适应还有个过程。外界人也许还不十分清楚,铁路这几年一直是承担着许多社会职能,并视为一种“社会福利”在为社会做贡献。比如,新疆是资源性输出大省,进来的车少,出去的多,造成新疆车皮紧张,新疆的资源运不出去,不仅影响新疆的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的全国的经济发展,为了保证新疆的资源外运,铁总从上海、广东往新疆排空车,排一辆空车铁路就要支付8000元的费用。铁路本身是企业,这几年运输国家重点物资,铁路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再比如,铁路车票问题,就是铁路人自己也是一票难求,根本问题,不是票贩子的问题,也不是实名制的问题,还是供需矛盾不平衡的问题,再加上车票的价格是国家制定的,某种程度上带有一个的福利性质,是铁路承担着这笔费用,是铁路在为国家社会发展做着贡献,这就是铁路的现状。
当然,铁路作为服务性行业,理应把工作做的更好,铁路也应在社会的监督下做好自身的工作,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在铁路负重爬坡的阶段,铁路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更多关怀、理解、支持、帮助,不是一味地指责铁路的工作,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富裕的人,职能和责任赋予铁路资助他人的使命,他人还能天天挑剔资助人的资助行为吗?至于像广州市政协的郭副主席指责铁路,情况果真如此的话,又能怎么样呢?抗灾全国一盘棋,就是从新疆调机车,也只能说明铁路人支援抗灾的大局意识和牺牲精神,至于该不该调,难道铁路人不知道吗?
铁路工作这几年发展很快,世界瞩目。当然,工作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既然有问题,就允许别人说,但到底应该怎么说?站在什么角度说?它所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不要说铁路官员,铁路员工听了也不舒服,大家都可以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铁路,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