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在何方,作为中国人都有着一份回家过年的盼望,在外辛苦打拼一年的民工、学子、商人、白领等数以亿计的人们将在这春节前后短短40天内浩浩荡荡的走向回家和离家的路。几亿人的集中迁移,铁路依旧是大多数人的首选。每到此时,各大车站都是人山人海。每到此时,各个热线都是一票难求。每到此时,我们就会看到成千上万个焦急的面孔,每到此时,耳闻目睹的都是一幕幕似曾相识的故事……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引发多少悲喜与感慨?

2月4日,铁路春运的冲锋号准时吹响,一年一度的春运“大考”如期而至。作为铁路职工,不论身负何种职责,都将面对这场严峻的考验。一面是全力动员,一面是心怀忐忑。一面要殚精竭虑,受苦受累。一面要随时面对旅客的责难和媒体的口诛笔伐。春运,一道难解的谜题。春运,旅客与铁路部门共同的劫难。 

“僧多粥少”,买不到车票的旅客不可能对铁路满意。旅客的想法很直接—-国家每年投给你巨量资金,造那么多车,修那么多路,为啥到春节还掉链子?铁路职工们很委屈:我们加着班受着累还挨着骂,凭什么?是啊,凭什么?春节期间运力如此紧张,说白了就是阶段性的供不应求。铁路每年都在按计划扩能,当前,保障人们日常的运输需求已不是问题,问题是,长途短途二十几亿人次的迁移,要在春节前后一个多月时间里完成,难,太难。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重视春节的团圆意义,这是中国特有的,春运是“中国式的难题”,没有国外现成经验可借鉴。发达国家人口少,私家车的普及率高,公路网也发达。而且他们不把春节当做一个重要节日,赋予团圆意义。所以他们不会面对春运这样的困局。

为春运而盲目扩能,然后,春运结束再把运能闲置起来,这不现实。铁路春运还是要立足现有条件,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实现效能最大化,将潜力发挥到极致。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28亿人次,铁路各部门各系统早已积极动员筹备,根据预计客流对人员和设备物资进行大调配。此前铁总对春运旅客列车运行图作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安排增开跨铁路局的中长途旅客列车341对,增开铁路局管内旅客列车170对以上,春运高峰期夜间开行跨铁路局动车组列车49对,使春运铁路客车能力安排最高达3200对以上。机车车辆设备有一定的储备,但人员没有储备,春运意味着加大铁路职工的劳动强度。机车乘务员、列车乘务员、线路工、信号工、电力检修工、车站客运员……春运期间他们都必须加班加点超时超劳。他们辛辛苦苦工作,尽心尽力服务,不需要点赞,也不需要感谢,只希望得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