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除夕夜央视春晚如期播出,照例到了给春晚挑刺的时候。昨日有两张名单在网上被公布出来,像筷子兄弟、凤凰传奇、刘德华、莫文蔚、邓紫棋、刘欢、雷佳、韩磊和阿鲁阿卓就被认定是真唱,而其余不少歌手则被批评为假唱,其中不乏知名歌手。(2015年2月20日《新闻晨报》)
春晚被吐槽并不奇怪,应视作今后观众对待春晚的一种常态。每位观众都可以以独自内心的最真实的一杆秤来衡量春晚的意义。但由于每个人的文化差异、地位职务、兴趣爱好、年龄职业、鉴赏能力等不同,因此很难形成一致的评价标准。可想而知,春晚出现不同的态度与声音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认为无论何种声音,都应看作是推动春晚前进的源源不竭之动力。春晚举办方和春晚总导演都需要耐心倾听全国观众的各种声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尽心尽力办好全民族的春晚,全中华的春晚。
春晚浓缩的是全国年度文化之经典,央视舞台更是年度先进文化传播的集散地。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无疑对全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公民价值观的审判,直接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因此,办好央视春晚盛宴意义非同寻常。然而,正是如此重要的盛会,才会引起网民吐槽。反过来,也正是网民的吐槽,才体现春晚在国人心中的分量和意义。昨天有网民指出了不少歌手存在假唱现象,且不乏知名歌手。面对网民的质疑,笔者一时难以断定。其实,对于春晚的多种声音,笔者原本不想“指三道四”,认为可以求同存异。但对于春晚的“假唱”现象,笔者实在不敢苟同,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春晚也要列入文化“打假”的范围。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春晚“假唱”究竟有无,笔者相信专业人士应该是可以看出来的。鉴于春晚的重要意义,笔者十分希望不存在这一欺骗假象。当然,歌唱者本人和总导演应该最为清楚。歌唱者本人必须要把“假唱”视为自身起码的职业道德,把“假唱”视作对全国观众、对自己父老乡亲的一种欺骗行为,一种强烈的欺骗行为来深刻反省。总导演更要把好演员的选拔关口,不能用“这些歌手我觉得还是蛮有实力的”的一句模糊语言来搪塞观众,最好给全国观众一个明确的答复。相信哈导只要态度中肯,实事求是,就必然会赢得全国观众的尊重和理解;反之,歌者与导演共同欺骗全国观众,就必然会招致骂声。
期盼文化部门与央视认真调查,客观正确面对全国观众,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严打文化舞台上的“造假”现象,确保春晚文化清正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