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订票后因故不取、网站显示退票信息滞后、“黄牛”倒卖未果、重复购买后过晚退票、个人买票后因故未能及时乘坐等,均是造成座位闲置或突然出现大量余票的原因。专家认为,铁路购票制度和票务信息系统均有继续完善空间 来源: 2015-02-11中国经济网(北京)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旅客宋先生发现,很难买的火车票,可以说,提前多日抢不到票的高铁车次突然出现了数百张余票,这在春运逐渐进入出行高峰,很多车次已经一票难求的大背景下,显得很不正常,火车票都去哪了,这是很多人心中的困惑。

笔者认为,黄牛搅局,旅客原因是客观存在的,铁路部门抱怨黄牛扰乱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应反思,为什么旅客宁愿选择“抢票神器”“网络黄牛”而没有选择正规渠道购票?这种现象倒逼铁路出台新措施,,抛弃“等客上门“的旧思想,老观念,例如:有的旅客反映打电话订票难打,网络拥堵,窗口没票,可以主动出击,增加两倍到三倍的电话订票岗位和人员,24小时值班,让旅客随时随地都能打进订票电话,并留下有效的联系发式,可以用网银或支付宝付款,即安全又方便,告诉旅客几天内,必须取票,否则铁路派专门服务人员送上门,并收取双倍的送票服务费,即使退票,送票服务费不退,这样个人订票后,因故不取的现象,{毕竟,因故不取的旅客是少数现象},就大幅度减少或从根本上杜绝。

网络拥堵的问题,铁路应该考虑新的技术手段,在打击防范黄牛的同时,技术上,不断升级换代,让黄牛无空子可钻,过去由于12306网站对身份证注册没有经过公安系统验证,才出现漏洞,现在就要马上解决这一问题,否则,票贩子将网络变成为了他们发财致富的另一片土壤,国家铁路的公共资源成了个别人的发财工具,对这种犯罪加大打击力度,除了传统的围追堵截外,互联网时代的春运“新业态”要发挥网络警察监督,定位,收集信息的作用,警方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合力,净化网络环境,把网络变成旅客购票的“绿色通道”。

窗口没票的问题,其实质是信息不畅通的原因造成的,网站显示退票信息滞后,说明这方面铁路要规范退票信息的管理,及时,准确,反馈到窗口,让排队买票的旅客,尽最大可能买到需要的车票,当然“黄牛”及部分旅客的囤票,退票,抓票行为,增加了购票的不确定性是主要原因,改制后的铁路总公司,应该说,为做好今年铁路春运工作,围绕“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是接地气的服务,但黄牛问题和部分旅客囤票,过晚退票问题不彻底解决,很难让社会大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