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数日的沙尘暴退去,昏暗的天空中依旧弥漫着呛人的沙土味。1月23日,阿克苏工务段金银川线路车间一间房工区其他职工都在线上作业,只剩食堂大师傅刘惜春和核算员徐建在工区驻地。
说起前几天的沙尘暴,刘惜春眼睛里依然透出了些许惊恐。她说,半夜里被惊醒,打开灯,屋内一片模糊,风裹挟着碎石打在窗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似乎要把整座楼掀翻。
这场沙尘暴造成该工区管内部分线路区段沙害严重。该工区职工在车间主任田虎山的带领下,连夜清理线路1.8公里,清理淤沙30多立方米。职工们主动出击,处置有力,确保了管内线路的安全畅通。
17时许,职工们回到工区。工长马斌介绍说: “今天的作业是全员巡检,大家分为3组,对工区管内50多公里线路进行了全面体检,共处理胶垫窜出、螺栓松动、防护栅栏破损等各类病害10多处,虽然大家比较累,但线路安全,咱心里就踏实多了。”
一间房工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终年干旱少雨,多风沙天气。因此,在工区所有的应急预案中,大风预案就显得格外重要。从人员组织、应急备品、沙害重点地段值守巡视到病害整治等,他们都预想得充分到位。
由于交通不便,一间房工区所需的生活用品只能靠唯一一趟通勤车运输,每次至少需要两天时间。遇到恶劣天气导致列车晚点、停运等特殊情况,工区食堂在没有储备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吃面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该工区在段、车间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小养殖、小种植活动,开垦出菜地1.5亩,养殖鸡鸭等家禽130多只。
那个晚上,原本风平浪静。但到了半夜,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把大家从梦中惊醒,屋外狂风呼号。马斌赶紧起床,招呼工友们加固鸡舍、菜园……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一间房工区的20多名职工,执着地守护着钢铁大动脉。
他们的声音,狂风可以吹得悠远;他们的面容,烈日可以晒得黝黑;他们的皮肤,沙尘可以磨得粗糙。但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在浩瀚的大漠里树起了一座丰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